聽新聞
0:00 /
0:00
桃園打造海廢細分類場 7月啟用推動循環經濟

海洋廢棄物衝擊生態,桃園市統計淨灘清運的廢棄物連年上升,去年增至約480噸,是2019年3.7倍。為集中處理可回收海廢物,桃園市長張善政昨在市政會議宣布,今年7月將在觀音區桃園環科研發大樓啟用全台首座海廢細分類場,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張善政說,每年淨灘活動都會從海岸清出大量垃圾,小至寶特瓶,大至漁網,這些海廢多半來自航行經過台灣近海的輪船丟棄的垃圾,或漁船不慎甚至故意丟棄的廢棄漁網,經海流沖刷後被帶到岸上。市府首創打造海廢細分類場,希望處理垃圾、推動循環經濟,也盼發揮教育推廣功能。
市府海岸及資源循環工程處指出,該座海廢細分類場將集中處理來自桃園海岸清潔、淨灘行動及環保艦隊所收集的可回收海廢物,包括寶特瓶、玻璃瓶、保麗龍、浮球與廢棄漁網等,並整合海洋廢棄物的貯存、分類、前處理及媒合後端再利用作業,預計7月啟用。
海管處說明,透過集中分類與前處理,能提升海廢的再利用價值,也可有效解決過去多點貯存與運輸帶來的空間壓力與碳排放問題。
桃園也將同步組建「藍海循環再生聯盟」,找來廠商將處理後的海廢資源轉化為再生織品、建材、鍵盤等產品,賦予廢棄物全新價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