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眾黨維持「2年條款」將換血 王鴻薇盼繼續合作:有遺憾也有期待

不是因為父親節!童玩節倒數引爆國5塞車3小時 宜蘭夜市人潮「多到可怕」

影/曾破「創意私房」案 竹縣警局長林建隆新上任創2紀錄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於今天上午10點舉行「卸、新任局長交接典禮」。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於今天上午10點舉行「卸、新任局長交接典禮」。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新任警察局長林建隆是警界科技偵查領域為數不多的中高階警官,成為首名科偵專才縣市警察局長,對科偵官警具鼓舞作用,今天宣誓就職,他表示,當下最重要的工作是打擊詐騙,自己在刑事工作與科技偵查有20多年經驗,盼運用所長。此外,地方有治安、交通等施政重點,會與警察局同仁一起努力。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於今天上午10點舉行「卸、新任局長交接典禮」,副縣長陳見賢主持,在內政部警政署警政委員黃家琦監交下,新任警察局長林建隆宣誓就職。

民國65年次的林建隆是新竹縣史上最年輕的局長,為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系64期、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畢業,歷任警政署資訊室科長、刑事警察局科長、偵查第九大隊長、警政署資訊室主任及首位刑事警察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等重要職務。

林建隆專業經驗豐富,打詐績效卓著,在刑事警察局任內結合業界幣流分析師推動犯罪集團虛擬貨幣查扣凍結專案,總計凍結折合新台幣102億元的虛擬貨幣。曾參與偵破國內多家網路銀行盜轉帳、銀行遭設置釣魚網站竊取帳號密碼案等,具有豐富調查駭客集團實戰經驗;曾參與八里雙屍命案、高鐵炸彈案等刑案數位鑑識工作,並破獲「創意私房」色情網站,緝獲上中下游兒少性犯罪產業鏈,逮捕116名犯罪嫌疑人。

而在資安數位鑑識領域,林建隆帶領刑事警察局科技偵查團隊同仁,2021年全球首創將惡意程式分析流程標準化,並取得ISO/IEC 17025 「Windows程式行為分析」國際認證,在台灣的資安鑑識領域建立了重要的里程碑。2022年任職警政署資訊室主任期間,推動了數位警政,展開警政智慧化計畫,涵蓋資安、行動化、AI等面向,加速推動台灣警政。

陳見賢歡迎新任局長林建隆來到新竹縣,協助厚植新竹縣在科技犯罪的偵查能力與技術,陳見賢說,林建隆目前在讀資工博士,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科技偵查人才,能來到新竹縣是新竹縣民之福,盼藉重長才來協助竹縣打詐。

本次重要警職異動,卸任局長宣介慈調任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督察長、卸任副局長傅孟煒調任苗栗縣警察局副局長,新任警察局副局長由苗栗縣警察局副局長詹忠接任。

林建隆(左一)專業經驗豐富,打詐績效卓著,在刑事警察局任內結合業界幣流分析師推動犯罪集團虛擬貨幣查扣凍結專案,總計凍結折合新台幣102億元的虛擬貨幣。記者郭政芬/攝影
林建隆(左一)專業經驗豐富,打詐績效卓著,在刑事警察局任內結合業界幣流分析師推動犯罪集團虛擬貨幣查扣凍結專案,總計凍結折合新台幣102億元的虛擬貨幣。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新任警察局長林建隆是警界科技偵查領域為數不多的中高階警官,成為首名科偵專才縣市警察局長。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新任警察局長林建隆是警界科技偵查領域為數不多的中高階警官,成為首名科偵專才縣市警察局長。記者郭政芬/攝影

警察 虛擬貨幣 科技偵查 新竹

延伸閱讀

民眾紛問竹縣普發現金? 縣府澄清:勿以訛傳訛

科技偵查專才曾破「創意私房」案 林建隆接新竹縣警局長

高階警人事發布!黃明昭接警大校長 署長同學派新北、桃園、台中局長

竹縣新蓋焚化爐只能用一半?議員批:僅5成去化量燒自家垃圾

相關新聞

東方美人茶由銅鑼鄉青農曾郁芳贏得特等獎 苗栗蜂蜜產量創數十年新高

苗栗縣頭份市農會上午在尚順育樂世界廣場舉辦全縣東方美人茶評鑑頒獎典禮,並行銷縣內蜂蜜,去年縣內蜂農收蜜情況奇慘無比,今年...

氣候異常?苗栗縣賞花秘境-通霄馬家庄蒜香藤 再度開花

苗栗縣賞花秘境-通霄馬家庄的蒜香藤步道,近期疑受連日大雨影響,蒜香藤竟再度開花,適逢暑假期間,且根據天氣預報即日起將轉晴...

網路謠言掀慈湖兩蔣園區存廢 桃園市政府表態

網路近日流傳「桃園慈湖拆光光」,消息一出,引發地方關注;桃園市風景管理處今澄清此為2023年的假訊息又被散播,同時也藉此...

桃園市健康管理計畫好禮獎不完 最大獎抽百萬汽車

桃園市衛生局表示,去年全市經診斷為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人數達35萬人,其中約13萬人未定期就醫、追蹤,為強化市民健康識能,...

連日豪雨血庫告急 白沙屯媽「捐血送電扇」人氣爆棚

近期連日豪雨導致多場捐血活動取消,血庫存量告急,白沙屯天上聖母慈善發展協會一年一度的「捐血送電扇」活動今天吸引大批鄉親踴...

桃園有4例屈公病皆境外移入 環保、衛生局逾2萬志工防疫

全球屈公病(一種蚊媒病毒疾病)疫情持續升溫,去年逾25萬例,桃園市今年已有4例境外移入確診。為防堵病媒蚊孳生、降低傳播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