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府致力改善交通亂象 市議員籲:盡速制訂「新竹市道路設計手冊」

新竹市地狹人稠,新竹市府積極改善交通亂象,但市議員廖子齊指出,市府對於「車向分流」立場反覆,且推出的「道安五環」政策至今仍無具體成果,建議應盡速制訂「新竹市道路設計手冊」,讓每一條道路設計都有明確規範、專業主導、公平透明;市府交通處回應,將參考台北市經驗,研議訂定竹市相關道路設計規範。
交通處說,目前正委託專業顧問公司進行全市12公尺以上道路及人行環境整體調查,並規畫研擬「行人友善區」的設置範圍。也將積極爭取中央補助,推動市區道路改善工程,相關設計書圖皆依程序送交國土署及專家學者審查,致力提升竹市行車與行人通行安全。
廖子齊指出,竹市「道路與交通」項目在媒體的交通評比吊車尾,因此需要的不是口號,而是一套讓人信任的交通專業規範。以「車向分流」為例,市府決策過程中立場反覆、進退失據,原本由工務處與設計單位規畫的中華路四至六段車向分流設計,最終卻在交通處手中被全面否決。
廖子齊說,市府去年提出的「道安五環」,包括「危險路口改善」、「安心路平計畫」、「通學步道與道安宣導」、「道路工程與號制改善」與「優化大眾運輸」,至今尚無具體成果,甚至連標線與號誌設計都屢出錯,引發市民不滿。
廖子齊指出,去年虎林國中外曾發生毒駕撞傷學生的重大事件,當時市府承諾「將會評估」增設車阻、緩速設施,至今仍無進展。沒有人應該用生命換取改革,更悲哀的是,多數時候連改革都換不到,也強調不是缺工具,也不是缺經費,而是缺乏決心與標準。
廖子齊建議,市府應盡速制定「新竹市道路設計手冊」,市民才會知道標線為什麼這樣畫、設施為什麼這樣設。同時,也要避免少數「民情」凌駕專業,損害多數用路人的安全。另外,市府應依法推動「行人友善區」,特別是在通學區,應優先施作減速設施與車阻,不要等到下一場悲劇發生才來後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