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柳颱風陸警解除、上午8時30分解除海警 7縣市仍有豪大雨

亞洲盃男籃/未守住21分領先優勢 中華隊末節遭伊朗逆轉無緣4強

中壢仁海宮夜市湧5千車塞爆惹民怨 日後進出分流增設出入口

中壢仁海宮夜市周邊交通打結混亂,警方兩周告發取締逾500件,議員要求調整行車動線進出分流改善。圖/中壢警方提供
中壢仁海宮夜市周邊交通打結混亂,警方兩周告發取締逾500件,議員要求調整行車動線進出分流改善。圖/中壢警方提供

桃園市「中壢媽」仁海宮建廟200周年祈安五朝福醮慶典,中壢泰豐輪胎廠舊址每周末3天夜市開張,吸引大批人車湧入,違規亂停塞車及影響家樂福車輛出入引發抗議,中壢警方連2周末開出500件罰單仍無解,市議員今天下午表示,警方重新檢討行車動線及加派人力疏導,採進出分流,在另一側忠信路增開出入口改善。

仁海宮200周年福醮慶典自8月初延續至12月17日,租下中壢區中華路二段泰豐廠舊址3萬坪空地,聚集逾400攤販每周五六日3天「開市」吃喝玩樂,開幕至今2周,前往民眾人車太多,中華路交通混亂、入夜進出車輛超過5000輛,警方2周來開單告發違規亂停車輛逾500件,汽機車違停塞車一直成為網路及民眾議論焦點。

每到周五六日「仁海宮夜市」開張,加上傍晚尖峰時段的中華路進出夜市看熱鬧的人、車太多,交通打結、汽機車大排長龍,波及一旁進出家樂福賣場車輛進出困難,怨聲四起,警方接到大批投訴電話,中壢警方調整行車動線仍無有效改善,路過民眾及居民抱怨,行經家樂福前的中華路段原本約10分鐘車程,如今要花超過半小時以上,形同每周「交通黑暗期」。

民進黨市議員彭俊豪說,他接到陳情後會勘,發現仁海宮夜市地點接近中原家樂福,進出夜市停車場的車輛大排長龍,家樂福出入口被擋,車流交織打結引起抗議,車流太大,仁海宮及相關單位、警方應重新檢討進出行車動線,在另一側忠信路增開出入口、封閉家福賣場前口分隔島缺口,解決阻擋家樂福賣場進出車輛,分散車流。

無黨籍市議員謝美英認為,仁海宮夜市位於中華路二段,該路平常尖峰時段就是車多塞車,如今每周五六日晚上仁海宮福醮慶典及夜市開張,人車太多造成交通更打結,影響家樂福出入車輛,警方相關單位增派義交、警力之外,進出動線須切開,採取一進一出分流,在中華路進、在另一側忠信路出,出入分開分流,避免進出都在中華路造成交通打結難解。

中壢警方表示,為解決家樂福店前車流回堵及人行道機車違停亂象,鼓勵民眾汽機車前往該夜市內規畫的1000汽車停車格及2000機車停車格停車,加派警力交通疏導,請仁海宮廟方增派義交,保持家樂福賣場出入口淨空,製作看板告知民眾禁止人行道違規亂停以免被開單罰款。

中壢仁海宮夜市周邊交通打結,車輛亂停警方兩周告發取締逾500件。圖/中壢警方提供
中壢仁海宮夜市周邊交通打結,車輛亂停警方兩周告發取締逾500件。圖/中壢警方提供
中壢仁海宮夜市周邊交通打結混亂,警方兩周告發取締逾500件,議員要求調整行車動線進出分流改善。圖/中壢警方提供
中壢仁海宮夜市周邊交通打結混亂,警方兩周告發取締逾500件,議員要求調整行車動線進出分流改善。圖/中壢警方提供

家樂福 夜市 中壢

延伸閱讀

颱風楊柳強風 桃園中壢八德4771戶一度停電

颱風過境中壢中午突停電搶修中 4771用戶受影響店家跳腳

颱風凌晨桃園6旬男爆胎手機沒電 眼盲迷航卡路中警助換胎解困

深夜爆胎手機沒電又迷路!中壢警化身「真人導航」解圍

相關新聞

航空城拆遷戶貸款卡關 張善政再批「部會不動起來 民調繼續掉」

桃園航空城拆遷戶貸款卡關,市長張善政前天批中央銀行不食人間煙火,喊話中央關注,但央行官員回應稱還要與財政部溝通,張昨天再...

竹縣市區電動公車掛零 無障礙車剩5%

行政院預計2030年達到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新竹縣審計室查核發現新竹縣市區公車電動車掛零、無障礙車比率跌至5%,營運虧損...

詐助理費案 竹市議員陳治雄撤上訴 定讞後解職

國民黨新竹市議員陳治雄被查出擔任議員期間詐領助理費279萬餘元,遭新竹地院判刑2年,褫奪公權4年,緩刑5年,陳原本向高院...

桃園統領送暖 邀兒童之家孩子逛街吃飯看電影

財團法人翁黃琴社會福利基金會與統領廣場今合作舉辦「童心守護藍迪兒、統領幸福一日遊」活動,邀請桃園市藍迪兒童之家的弱勢孩童...

中壢仁海宮夜市湧5千車塞爆惹民怨 日後進出分流增設出入口

桃園市「中壢媽」仁海宮建廟200周年祈安五朝福醮慶典,中壢泰豐輪胎廠舊址每周末3天夜市開張,吸引大批人車湧入,違規亂停塞...

桃園東隆凱悅社區86%住戶盼航空城徵收 都委會:再溝通

內政部都委會昨天討論航空城開發案機場特定區都計變更案,並安排東隆凱悅社區37戶代表到場,陳述要求重新納入航空城徵收的理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