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全國葡萄故鄉年產逾6千噸農廢 彰化首場公私協力找到新解方

彰化縣巨峰葡萄種植面積占全國五成,每年產生葡萄藤枯枝條成6千噸,農民習慣「付之一炬」,讓鄉鎮公所頭痛,消防人員更是疲於奔命,中央與地方的農政單位今首次演示公私協力腐化堆肥1500噸葡萄藤枯枝條,綠色循環農業未來推廣到全縣。
彰化縣政府攜手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大村鄉公所、大村鄉農會、榮成紙業與翰林能源實業,推動葡萄藤資源化計畫,大村鄉第七公墓暫置約1500噸葡萄藤枝條,台中農改場施用木質分解菌做腐化及堆肥化試驗。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曾宥紘表示,破碎後的葡萄藤枯枝只用木質分解菌,約三個月腐化,如再噴灑長效木質或纖維分解菌可加速到50天腐化,經過腐化和肥堆,可成為替代泥炭土的介質,農改場實驗種植小黃瓜、草莓等作物都沒問題。
農改場副場長蕭政弘說,農廢轉化為農糧剩餘資源,已成發展環境永續與農業循環的重要課題,腐化後的葡萄藤可作為有機堆肥,還肥於田,減少廢棄物問題更成功減少2205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發展推動綠色循環農業。縣政府農業處代理處長蕭麗玲感謝企業協助農政單位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展現公私部門合作,幫農民找到農廢物新解方。
全國巨峰葡萄種植面積約2300公頃,彰化縣占1150公頃,歷屆縣長都自誇「全國每兩顆葡萄,就有1顆來自彰化。」葡萄多,農民整枝修剪產生的葡萄藤枝條也多,每年逾6千噸枯枝條,長久以來農民習慣露天燃燒,近年環保意識提升禁止燃燒,有些農民依然故我,不但鄉鎮公所接獲一般民眾檢舉而頭痛,消防單位例如溪湖消防分隊曾葡萄剪枝期滅火13次,累得人仰馬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