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去年風災大淹水 縣府砸12億改善貓羅溪排水

去年7月的凱米颱風挾帶豐沛雨勢,導致南投市大淹水,貓羅溪堤防外停放數十輛汽車嚴重泡水。聯合報資料照片
去年7月的凱米颱風挾帶豐沛雨勢,導致南投市大淹水,貓羅溪堤防外停放數十輛汽車嚴重泡水。聯合報資料照片

凱米颱風去年襲台,豪雨導致貓羅溪水回溢,造成南投市大淹水。縣府將斥資逾12億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經向中央提報爭取前瞻計畫,獲核定補助9.9億元,完工後可望大幅改善貓羅溪周邊社區排水功能,減少豪大雨造成淹水情形。

縣府指出,去年凱米颱風挾帶豐沛雨量,貓羅溪下游、軍功橋到內轆一帶幾乎全泡在水中,上百輛汽車因移車不及全泡湯;災後勘查發現,貓羅溪保護標準水位高程高於外轆排水出水口,導致極端降雨時外水回溢,造成排水下游大面積溢淹。

為保障貓羅溪沿岸安全,縣府擬斥資12億2864萬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向中央提報爭取前瞻計畫補助,獲經濟部核定,全額補助工程費5億809萬元,用地費7億2055萬元由中央補助67%,縣府自籌33%,總計補助金額達9.9億元。

工務處今更於縣務會議提案,經討論通過認定「外轆排水治理工程」為縣府重大工程,縣長許淑華也在會中責成建設處會同工務處積極辦理,盡快規畫並早日完成外轆排水治理,讓貓羅溪周遭社區居民在下大雨時,不用再擔心受怕。

南投縣長許淑華說,早期貓羅溪曾做過多次內轆地區排水系統整治,不少易淹水地區都有明顯改善,但近年來氣候型態變化相當大,雨水量難以預估,因此在去年凱米災後研擬推動外轆排水治理工程計畫,力求讓整個溪域排水系統更臻完善。

工務處表示,外轆排水治理工程包括水閘門新建工程、出口左岸滯洪池新建工程、新設6cms抽水站、水防道路分洪箱涵及護岸加高工程等保護措施,完工後可望大幅改善貓羅溪周邊排水功能,減少豪大雨造成淹水,以維護鄉親生命財產安全。

南投市去年7月因凱米颱風造成貓羅溪沿岸大淹水,不少車輛來不及移置遭滅頂。本報資料照
南投市去年7月因凱米颱風造成貓羅溪沿岸大淹水,不少車輛來不及移置遭滅頂。本報資料照
凱米颱風去年襲台,豪雨導致貓羅溪水回溢,造成南投市大淹水,縣府將斥資逾12億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記者賴香珊/攝影
凱米颱風去年襲台,豪雨導致貓羅溪水回溢,造成南投市大淹水,縣府將斥資逾12億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記者賴香珊/攝影
凱米颱風去年襲台,豪雨導致貓羅溪水回溢,造成南投市大淹水,縣府將斥資逾12億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記者賴香珊/攝影
凱米颱風去年襲台,豪雨導致貓羅溪水回溢,造成南投市大淹水,縣府將斥資逾12億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記者賴香珊/攝影
去年7月的凱米颱風挾帶豐沛雨勢,導致南投市大淹水,貓羅溪堤防外停放數十輛汽車嚴重泡水。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7月的凱米颱風挾帶豐沛雨勢,導致南投市大淹水,貓羅溪堤防外停放數十輛汽車嚴重泡水。本報資料照片
凱米颱風去年襲台,豪雨導致貓羅溪水回溢,造成南投市大淹水,縣府將斥資逾12億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記者賴香珊/攝影
凱米颱風去年襲台,豪雨導致貓羅溪水回溢,造成南投市大淹水,縣府將斥資逾12億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記者賴香珊/攝影

凱米颱風 淹水

延伸閱讀

南投外轆排水治理工程 盼貓羅溪不淹水

影/蔣萬安拋倒閣反攻 許淑華不反對更揭1關鍵時間點

影/檢調搜索查罷 許淑華揭3狀況痛批:司法淪政治服務

許淑華率親子自行車慢遊 福興溫泉區建置自駕車系統

相關新聞

4度蟬聯衛福部考評全國冠軍!中市衛生局7大業務六都第一

衛生福利部「113年度地方衛生機關業務考評」公布,台中市衛生局今年第4度蟬聯綜合獎第一名,總分為全國之冠。衛生局長曾梓展...

立委何欣純籲中捷紅線可行性評估1年完成 中市捷運局:全力進行

台中捷運紅線(崇德豐原線)市府上月招標可行性研究案,立法委員何欣純上午偕交通部鐵道局和地方民代會勘,她說,在地方全力支持...

中山高彰化段建第二交流道 交長陳世凱:先評估可行性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南下到中山高彰化交流道,了解塞車問題;交通部長陳世凱說,有人提出興建彰化第二交流道構想,地方政府可先...

南投去年風災大淹水 縣府砸12億改善貓羅溪排水

凱米颱風去年襲台,豪雨導致貓羅溪水回溢,造成南投市大淹水。縣府將斥資逾12億元辦理外轆排水治理工程,經向中央提報爭取前瞻...

年年秒殺彰化市未婚聯誼今起報名 中央也來搭便車合辦

彰化市公所單身聯誼報名年年秒殺,去年才開放報名,男女性各50個名額,男性3.5小時內額滿,女性則3天內突破158人報名,...

台76線快速道林厝交流道壅塞未解 地方:東彰增設匝道

彰化縣台76線快速道林厝交流道壅塞問題多年未解,加上東彰道路今年1月已全面通車,交通流量增加,地方建議可增設銜接東彰道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