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物調券大排長龍挨批 經發局:分時段場域發放

台中市政府連續第三年推出物調券,100元換200元,拚促進各大市場與商圈的買氣。議員質疑,物調券發放方式不佳,每每引起大排隊堵塞交通,也讓民眾風吹日曬雨淋;經濟發展局回應,本次因應不同族群消費習慣,在每天上下午與晚上不同場域發放。
市府今年5月2日到4日發放第一波物調券,在全市107處夜市、商場、攤販、商圈等地發出35萬張,每人每場域限兌換2張,可用現金100元兌換200元的商品,使用期限到5月8日,預估創造7000萬元商機;11月下旬將發放第二波物調券。
台中市議會今天業務質詢,民進黨議員陳淑華表示,每年市府大張旗鼓宣傳物調券,但其實只有發放那幾天攤商生意較好,並沒有提升回購率;前幾年發放時,很多阿公阿嬤帶小孩子排隊,造成道路壅塞,甚至發生爭吵,且最近天氣炎熱,市府應調整發放方式不要讓民眾排隊。
民進黨籍議員謝家宜質疑,物調券已發放第五次,今年還是存在各地機制不一、動線混亂、排隊太長、重複領取與宣傳不足的問題;議員周永鴻指出,物調券分配的區域不夠均衡,且每次都讓民眾瘋搶、排隊,有「弱智化」民眾之嫌。
經發局長張峯源回應,今年因應不同族群消費習慣,在5月2日到4日3天活動時間中,分為上午、下午、晚上在不同類型的場域發放,因應不同場域的人潮多寡,原則上假日發放券數也比平日多;發放前會加強宣導規則,也請警方支援維持秩序。
張峯源表示,去年物調券活動創造超過1.4億元商機,還帶動其他縣市跟進,民調也顯示高達83%民眾滿意、84%民眾認為有助促進消費,場域、攤商也都反映有創造出新的客源,台中近3年批發業、零售業營業額有所成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