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特優級公廁髒亂損壞 議員籲「要有降級機制」

台中列管5810間公廁,超過99%為特優級,議員發現不少公廁未做好管理,卻因為自治條例沒有「降級」機制,仍被列為特優。環保局表示,特優級公廁比例高是全國共通現象,目前採取宣導和巡查來督導,另外會運用Google Map標出廁所位置,讓民眾評分。
台中市議會今天進行警消環衛業務質詢。民進黨籍議員楊典忠指出,上周到高美濕地參加活動,在遊客中心公廁上廁所時,竟連續看到4個小便斗都貼上故障標示;民眾也向他陳情,北屯某間大賣場的公廁、中區某停車場南側、潭子運動員公廁也都有小便斗故障、地板髒亂等狀況,上述公廁全都是特優級。
楊典忠批評,台中每年編列268萬元預算委託廠商辦理潔淨市容環境管理暨公廁品質提升督導計畫,這筆預算到底用在哪裡?實際投入維護、修繕公廁的金額是多少?許多公廁根本不是設施老舊,而是管理不善,市長盧秀燕連這點小事情都督導不佳,「小便斗都管不好還想選總統」。
楊典忠指出,市府訂定台中市環境清潔維護自治條例,其中第11條明定公廁的評鑑分級與績優獎勵,然而全市5810間公廁中,5795間被評為特優級,比例高達99.7%,卻只有「紅蘿蔔」,沒有「棍子」,缺乏降級或懲罰機制,淪為形式;市府應修正自治條例,強化對未達標準公廁的管理與處分。
環保局長陳宏益回應,268萬元主要用於衛生宣導和巡查,公廁改善工程會另外申請補助。特優級公廁比例高適依照中央規定,屬於全國普遍現象,仍以獎勵為主;根據經驗,獨立公廁較可能出現髒亂損壞等問題,目前試著在Google Map上標記出公廁位置,民眾使用完後可以評分,環保局再以此追蹤改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