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一村!彰化第一個標線型圓環改造完成 其他15村抱怨很不便

彰化縣大村鄉中正西路、過溝三巷與鎮安一巷路口今年改造成全縣第一處標線型圓環路口,卻造成居民反彈出入不便,縣府工務處長許俊宏說,因為該三叉路口車流多,以往支線車輛很難匯入主幹道中正西路,才會設置標線型圓環,後續會再觀察車流通行狀況,視情況滾動檢討改善。
縣議員張錦昆今天在議會質詢表示,居民向他連署陳情,大村鄉中正西路的新設圓環很不便,民眾說,以往該路口很少有車禍,不知為何要設圓環,設了後,只有過溝村民出來方便,但其他15村的民眾都要繞圓環,非常不便,若繞圓環忘了打方向燈又會被開單。
張錦昆說,當初新圓環說要先試辦,但現在如果新圓環變成只有一村過溝方便,其他15村都不方便,應再檢討。
許俊宏說,中正西路車流多,又近平交道,常造成支道過溝三巷及鎮安一巷匯入主幹道很困難,而會產生車輛爭道及碰撞事故,為改善此易肇事路口,及平均支幹道通行權益,而設置標線型圓環。
縣議員吳韋達則指出,大村鄉中正西路圓環設計仍存在許多風險,建議縣府應制定「彰化縣圓環設置標準」,做為未來交通工程設計、改善依據,包括道路進出須採「正交」設計原則減少視野死角、圓環中圈區域明確區分大型車與小車使用空間、禁止單線圓環內部車輛並行、預留前車緩衝空間等,以提升通行效率與行人安全。
吳韋達也以自己過去在荷蘭居住的圓環設計為例,當進入圓環的車道角度不正時,駕駛需同時觀察左前與左後方來車,反而增加交通判斷壓力,也違反圓環「進入需禮讓內圈車輛」的基本原則,而提升擦撞風險。在國外會使用透水磚作為中圈路面,目的是讓小型車不舒服而避開,在台灣是以白色虛線區隔,實際上小型車直接穿越該區,導致圓環內部車輛錯線並行,會產生通行爭議與危險,也違反圓環的設計精神。
許俊宏說,接到民眾反映問題後,近日已完成圓環車道寬度增加、平交道前黃網格加大及加裝加裝ㄇ型桿等調整措施,後續將會再觀察車流通行狀況,視情況滾動性檢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