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竹婦突闖鐵軌遭撞!平交道癱瘓 台鐵8列車受影響、累計誤點109分鐘

不倫人夫代價太大!永野芽郁首露面「淚崩謝罪」

114會考/數學也傳作弊!3考生東張西望「想看隔壁答案」 34件因文具違規

台中南區人口逐年增 3大道路建設1.5公里耗資14億完工

建國北路拓寬工程,減少當地交通壅塞狀況。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建國北路拓寬工程,減少當地交通壅塞狀況。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南區近年人口增加,市府2022年興辦樹德國小,也開闢周邊交通工程,共3項計畫,包含打通復興北路與大慶街二段、拓寬建國北路、打通德富路,共耗資14億餘元,改善1.5公里,分別在今年3到5月間完工,市長盧秀燕表示會持續挹注資源優化交通。

市府今天舉辦道路完工典禮,盧秀燕指出,隨著鐵路高架化、捷運綠線通車與13期重劃區開發,南區人口已經超過12.7萬人,市府6年來新設10所學校,也因應交通需求和學童通學安全,推動多項交通建設,展現對南區發展的高度重視,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安全、便捷的生活圈。

建設局表示,本次3項建設包含打通復興北路到大慶街二段,耗資4億5875萬元,2023年10月開工,今年3月完工;拓寬建國北路,耗資5億278萬元,2023年12月開工,今年3月完工;打通德富路,耗資4億6649萬元,2023年7月開工,今年5月完工。

建設局指出,復興北路與大慶街都是樹德國小周邊道路,配合二期校舍工程開闢,新闢道路長421公尺、寬25公尺與15公尺,兩側設有2.5公尺寬人行道;大慶街二段也是易淹水地區,市府同步興建雨水下水道箱涵429公尺,截流上游側溝排水,兼顧行人安全、交通便利與治水。

建國北路鄰近中山醫學大學與中山醫大附醫,建設局表示,該地道路經常壅塞回堵,本次工程是一期工程,改善路段670公尺,將原本14公尺的路幅拓寬到22公尺與24公尺,並設置外側混合車道、3公尺寬人行道與公車避車彎;二期工程預計繼續拓寬到忠明南路,目前已投入約2億元,正在用地取得與設計。

建設局說,德富路長期被柳川阻隔,建國南路到復興路無法連通,市府新闢184公尺長、15公尺寬的道路,包含一座長37公尺橫跨柳川的橋梁,也拓寬樹德一巷從4公尺到10公尺,連接復興北路與復興路一段,減少約500公尺長的繞行距離,也將側溝排水導入柳川,降低淹水狀況。

台中市府推動南區3項交通建設,投入超過14億元,改善約1.5公里長道路。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市府推動南區3項交通建設,投入超過14億元,改善約1.5公里長道路。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南區人口持續增加,已突破12萬人,市府會繼續挹注資源改善交通。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南區人口持續增加,已突破12萬人,市府會繼續挹注資源改善交通。記者陳敬丰/攝影
樹德國小周邊的復興北路與大慶街二段打通工程,配合二期校舍工程開闢,長421公尺。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樹德國小周邊的復興北路與大慶街二段打通工程,配合二期校舍工程開闢,長421公尺。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德富路打通柳川後,減少約500公尺繞行距離。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德富路打通柳川後,減少約500公尺繞行距離。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人行道 盧秀燕

延伸閱讀

憂美農產品恐開放零關稅 農民立法院前抗議提3主張

高雄高大特區人口破2萬 地方爭取設國中或科實中楠梓校區

水位直直落...仁義潭浮島再現 南區水資源分署調度管控供水

影/台南市南區民宅點蚊香引燃雜物 2樓竄出濃煙消防急救援

相關新聞

端節台中環保局贈米關懷1098資收個體戶 她感恩:差點日子過不下去

端午節前夕,台中市環保局與環境部攜手送暖,特別致贈外埔區特產「湖底米」給台中市1098名資收個體戶;5旬梁姓資收個體戶接...

「679」一路感受台中活力海洋線 沿途鎮瀾宮高美溼地玩不完

盡管台中海洋館尚未完工啟用,台灣好行「679台中活力海洋線」5月起已正式通行,以Taiwan Orange為主色調的車體...

「二林四鄉鎮呷透透」臉書社團募粽送弱勢 9年累計近4萬顆

端午節將屆,「二林四鄉鎮呷透透」臉書社團版主林煌凱號召社友捐贈愛心粽,今把2440顆粽子送到彰化家扶中心二林服務處,另1...

1年多起兒虐 中市府提3作為應對

台中市接連爆出兒童安全事件,也衝擊家長托育權益。民進黨團昨批,過去1年發生10多起兒童受虐,市府沒有實質作為,應立即提出...

埔里水源區擬設掩埋場 地方組自救會抗爭反對

南投埔里是全台茭白筍最大產區,但有環保業者規畫在水源涵養區興建廢棄物掩埋場,恐汙染當地農業、生態及民生用水,地方組自救會...

彰市雙黃線易違規頻開單 民代籲檢討標線畫設

彰化縣交通標線最近引發許多爭議,縣議員劉淑芳說,彰化市東民街與公園路口民眾因壓到雙黃線,警方一天開了20張罰單,交通標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