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仍繼續邁向夢想 彰化自由車女將游佩璇獲2025總統教育獎

彰化縣大村國中學生游佩璇獲2025年總統教育獎,校長賴良助(左後)同感榮耀,教練蔡韶宇(左)是游佩璇的伯樂。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大村國中學生游佩璇獲2025年總統教育獎,校長賴良助(左後)同感榮耀,教練蔡韶宇(左)是游佩璇的伯樂。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大村國中自由車選手游佩璇的競賽表現優異,練自由車吃苦耐勞,求學主動要求教師補強學科,在家要當媽媽的最強補位,不抱怨又樂觀上進的精神,榮獲2025總統教育獎。

游佩璇原是田徑選手,國一下學期自由車校隊出賽人員不足,臨時借將,游佩璇第二天就以自由車選手參賽,在過彎狹窄道路沒減速的快速順利通過,被教練發現練一天就有一個月的水準,有很自由車運動天賦,就把她加為正式隊員,國二即拿下全中運自由車項目的競輪與兩公里的銅牌。

游佩璇去年全中運嶄露頭角卻申請退隊,學校深入了解才知她父親健康狀況不好,打零工,大姊車禍休養、三名弟妹就讀國小,最小弟弟兩歲,包括高齡阿嬤一家八口都靠游佩璇的媽媽在食品工廠工作撫養,家務人手不夠,放學回家後的游佩璇要做家事、照顧弟妹。除了家務,自由車專業中長襪一雙8千元,其餘配備也價格不菲,游佩璇無力負擔。

校長賴良助找到社會資源支持,導師葉鳳玉、教練蔡韶宇等師長鼓勵游佩璇一定要發揮體育專長練下去。葉鳳玉指出,游佩璇每天需投入大量時間進行專業訓練,從未輕忽學科,主動請求國文教師提供額外試卷練習以因應模擬考,也認真完成數學教師補充的作業,並常追問還有什麼需要加強,「以勤補拙」的堅持得到各科教師稱讚。

教練蔡韶宇說,自由車隊常用男生的表現激發帶動女生,游佩璇把自己放在和男生一樣的高壓力、高張力環境裡,體能達極限狀態也從不輕易放掉,摔車受傷仍練習到最後一刻,把「自己逼死」的韌性和耐力讓男選手都自歎弗如。

游佩璇是音樂小老師、圖書館志工,認真盡責,深獲師長肯定。校長賴良助表示,身為教育工作者應創造舞台,讓孩子來扮演最適合的角色,看到希望並知道要往哪裡走;游佩璇是他擔任校長任內的第三名總統教育獎得獎學生,他很高興游佩璇不負眾望,為自己也為學校爭取榮耀。

彰化縣大村國中自由車選手游佩璇到公路練習的情形。圖/大村國中提供
彰化縣大村國中自由車選手游佩璇到公路練習的情形。圖/大村國中提供

教練 教師

延伸閱讀

影/國內首座文學家紀念公園導覽功能升級 彰化二林士紳齊揭幕

世壯運/80歲不老騎士潘正吉 今拿下個人追逐賽金牌

世壯運/自由車場地賽邁入第3天 台中市運動局長親臨賽場為好手加油

2025雙北世壯運精采開幕 台中市鄭照新副市長:自由車場地賽在台中

相關新聞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

高三下成績太甜 大學:參考性不足

大學申請入學二階甄選近日陸續進行中,但有頂大教師指出,高中端訴求高三下仍須完整學習,希望大學參採高三下的成績表現,然而近...

學生抗議手機管理草案 教育部6月1日辦座談

教育部日前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引發高中生不滿,學生在網路串聯,預計今上午赴教育部前...

教師執行交通導護是螳臂擋車? 網:風吹日曬後再疲憊教學「本末倒置」

你贊同教師擔任交通導護嗎?一名女網友近日在論壇指出,教師無實權指揮交通、約束違規車輛,他們只被賦予身上的導護背心、手中的指揮棒,就要站上馬路進行交通導護的工作,即使在危險的路口也一樣,根本是「螳臂擋車」。原PO也列出她認為教師不應擔任交通導護的理由,包含:安全維護應由專業人力執行、教師會因導護工作無法充分準備課程、多數教師執行導護工作未被徵詢其意願等。

新北雙溪高中推臺金歲月礦業特展 學生參與探索歷史

為提升學生對台灣礦業歷史與文化的認識,雙溪高中圖書館特別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合作,自即日起推出「臺金歲月─臺灣金銅礦務產業檔案行動特展」。展覽藉由珍貴歷史微型檔案,邀請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深入探索台灣金瓜石地區的金銅礦業發展歷程。

新北汐止東山國小「光影色彩」 學童發表多國多元才藝

汐止區東山國小每一年都會舉辦的光影色彩活動,今年將於5月24日(星期六)在汐止火車站前登場,包括他們拿到全國第一的傳統皮影戲以及踢踏舞,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兩段越南語歌舞表演,展現孩子們在藝術與文化領域的多樣才華,這兩天孩子們都在加緊練習彩排,希望能展現出最好的一面,歡迎民眾前往欣賞,給孩子們打氣加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