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規律運動比率不到4成 市府推運動代幣

台中市近年大力推動運動場館新建,運動環境不斷升級,但議員指出,台中肥胖比率38.4%,規律運動比率僅32.8%,建議市府比照台北發放運動抵用金方式,鼓勵民眾培養運動習慣。運動局長游志祥表示,將結合數位推動,預計年底前試辦。
中市議員林昊佑指出,根據體育署2023年統計,台中市是全台灣肥胖率最高的都市,肥胖比率達42.9%,規律運動比率只有32.5%,去年台中肥胖比率雖降至38.4%,但規律運動比率32.8%,相較台北近4成規律運動比率,台中市民運動習慣養成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林昊佑表示,台中市運動局年度預算超過19億元,但推廣活動僅占3%,多數資源集中在場館建設與維護。他舉台北「U-Sport樂運動計畫」為例,發放每人1500元運動抵用金,並開放民間健身房、運動中心使用,加上集點抽獎活動,還可放進悠遊卡儲值內使用,政策誘因下,吸引151萬人次參與,帶動市民運動風氣,建議台中市比照。
游志祥表示,台中市目前共174座運動場館外,還有公園、廣場類型的運動,這類型的運動較難反映在統計數字上,但是台中運動習慣正逐步成長。另台中市每個周末也會舉辦20、30場全民運動,透過鄉里運動會,鼓勵民眾走出來運動,提高規律運動比率。
游志祥指出,市府將參考台北市運動抵用金方案,結合數位平台推動,民眾只要運動達標,就可兌換運動代幣,預計今年底前試辦。
據體育署調查,桃園市民肥胖率(BMI分類屬過重)39.8%,為六都第3高;為此,桃園市體育局去年與教育局合作推出「肉肉逃走中」計畫,藉由競賽與50萬元總獎金,鼓勵學生帶親友一起減重,頗有成效,預計今年9月續辦,賽制除了以往的個人與親友組隊,還會增加校際組,親師生共同努力。
體育局長許彥輝表示,桃園除了「肉肉逃走中」,還有「桃園運動卡」計畫,提供民眾運動場館優惠,鼓勵市民多運動,維持體態與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