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遭爆超過80病人「診察費領嘸」 醫怨「看門診像做功德」…台大醫院回應了

桃園化工廠氣體外洩竄濃煙 廠內員工急疏散…消防持續灑水

巧遇「可愛短腿浪貓」她嗨喊撿到寶!回家越看越怪…翻過身後忍不住痛哭

嘉義要輕軌 獲84里長連署21議員支持 黃敏惠17日率隊北上爭權益

嘉義市長黃敏惠籲請中央實現交通平權,兌現歷史承諾,盡速啟動嘉義輕軌建設。圖/翻攝臉書
嘉義市長黃敏惠籲請中央實現交通平權,兌現歷史承諾,盡速啟動嘉義輕軌建設。圖/翻攝臉書

中央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未將嘉市納入、遭邊緣化,原本市長黃敏惠要北上爭取,但會議延至4月17日,她將率隊親自北上爭權益,連日來她更是不懈怠隨身攜帶資料跑行程,已獲全市84名里長連署、21名議員支持,呼籲中央信守承諾編預算蓋輕軌

行政院核定「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以半導體S廊帶為主軸,串聯嘉義以南各縣市(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整合各科學園區、科技產業園區及產業園區等,帶動區域發展;嘉義市卻「有名無實」,不僅未實際挹注嘉義市資源,更未見如嘉義輕軌藍線等。原本市長黃敏惠親自北上出席會議,呼籲修計畫,爭取將嘉義市納入實質計畫中,但會議延到4月17日,她當天會率相關局處首長北上爭取權益。

黃敏惠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常拿著這些資料跑行程!為了什麼?為了嘉義市的發展? 不!我們是為了雲嘉嘉南整體區域的發展,為了讓地方區域交通更便捷,達到縣市共榮共好!」

黃敏惠表示,嘉義市為雲嘉嘉南經濟消費及產業圈生活中心,輕軌藍線會串聯高鐵、台鐵、林鐵及糖鐵,形成「五鐵共網」、「五軌交會」,這樣不僅能建構完善軌道路網,同時促進區域交通及產業發展。所以嘉義市不斷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兌現承諾,並請加速推動,這不僅打通南部交通命脈,更為雲嘉嘉南注入嶄新經濟動能,讓便捷交通成為驅動綠色轉型的引擎,帶動產業升級、生活品質與環境永續三者齊步並進。

她表示,21年前2004年擔任立委時,就督促中央要興建嘉義輕軌,當時也曾發起全市里長、議員連署支持,但一直到現在輕軌仍未興建。甚至還與時任議員們,共同拜會當時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經媒體報載輕軌獲張景森背書。

這一次再次發起里長、議員連署,全市84名里長已全部參與連署發聲,21名議員全數表達支持。請中央實現交通平權,兌現歷史承諾,盡速啟動嘉義輕軌建設,這不只是帶動整座城市發展的關鍵,更是大家內心最深切的期待。

嘉義大車站未來風貌。圖/翻攝臉書
嘉義大車站未來風貌。圖/翻攝臉書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這一次再次發起里長、議員連署,全市84名里長已全部參與連署發聲,21名議員全數表達支持。圖/翻攝臉書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這一次再次發起里長、議員連署,全市84名里長已全部參與連署發聲,21名議員全數表達支持。圖/翻攝臉書
嘉義市長黃敏惠在臉書表示,最近常拿著這些資料跑行程,是為了雲嘉嘉南整體區域的發展;已獲84位里長連署、21位議員全數表達支持。圖/翻攝臉書
嘉義市長黃敏惠在臉書表示,最近常拿著這些資料跑行程,是為了雲嘉嘉南整體區域的發展;已獲84位里長連署、21位議員全數表達支持。圖/翻攝臉書

嘉義 議員 輕軌

延伸閱讀

嘉義林業村種植500棵樹 打造綠織林業村未來將全面開放

集結農業研發能量 市長黃敏惠:嘉市成加值與研發中心

爭取跨嘉義縣市輕軌中央主導興建 黃敏惠發起民代連署展現民意

小小北都更駐點工作站揭牌 黃敏惠宣告有故事、溫度的都更啟動

相關新聞

嘉市打造基層防災新力度 全台首場81名義交進化防災士

有鑑災害風險日益升高,防災教育與基層動員愈加重要,嘉義市警局舉辦全台首場交通義勇警察大隊的防災士培訓課程,共培訓出81名...

雲縣海洋教育中心、嘉縣諸羅樹蛙館啟用

雲林縣政府自籌8225萬元將原有四湖鄉三條崙教育農園拉皮修繕,改造成首座「海洋教育中心」昨揭牌,縣府表示,有先進的聲光海...

台南二王公墓浪浪追車 騎士噩夢

台南市政府於仁德區打造首座遊蕩犬暫置區,開幕近5個月收容約50隻遊蕩犬,不過南市浪浪問題難解,收容量嚴重不足,2處動物之...

北港迎媽祖16日登場 青森睡魔媽祖燈籠遶境亮相

國定重要民俗雲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16日登場,重頭戲真人藝閣遊行,首邀日本青森睡魔祭燈藝師林廣海製作媽祖燈籠,以手拉車...

嘉縣第2座「朴子安居」動土完工日期曝 全部3處社宅突破千戶

嘉縣府推動居住正義、打造移居幸福城市,上午舉行第2座社會住宅「朴子安居」動土典禮,由內政部委託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統包...

黃敏惠親上火線衝刺新都心 北港路開發獲內政部都委會同意重大突破

嘉義市長黃敏惠為加速推動北港路兩側地區開發,上午率市府團隊北上出席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主持的都委會,力陳「變更高速公路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