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對等關稅動盪經濟 財政部17日將公告所得稅延繳到6月

比納粹手勢惹爭議!宋建樑念建中歷史被挖出 曾偷襲親馬英九

少子化衝擊!高雄42所小學新生不到10人 這3校各僅1人報到

黃敏惠帶百餘位議員里長連署書 明赴政院力爭輕軌中央興建

嘉市黃敏惠上午參加南興國中第2校區-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水域課程「城市水域在嘉啟航」啟動典禮,對在場議員及國中小校長、家長會代表,說明明天北上行政院參加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會議,表達地方團結,爭取中央興辦跨嘉縣市輕軌,永不放棄決心。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市黃敏惠上午參加南興國中第2校區-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水域課程「城市水域在嘉啟航」啟動典禮,對在場議員及國中小校長、家長會代表,說明明天北上行政院參加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會議,表達地方團結,爭取中央興辦跨嘉縣市輕軌,永不放棄決心。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長黃敏惠爭取高鐵太保站連接嘉市台鐵聯外大眾運輸系統,跨嘉縣市輕軌,由中央主導興建,明天參加在行政院舉行的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會議,將帶著全體21位議員及84位里長共同連署書,展現地方不分政黨,團結力爭輕軌民意,她形容,嘉市是區域縣市發展「心臟」,心臟強才能帶動區域繁榮發展。

黃敏惠上午參加南興國中第2校區-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水域課程「城市水域在嘉啟航」啟動典禮,對在場議員及國中小校長、家長會代表,說明明天北上行政院參加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會議,表達地方團結,爭取中央興辦跨嘉縣市輕軌,永不放棄決心。

黃敏惠說,已獲得全體議員及里長共同連署,由她和議長陳姿妏提案,請求中央主導建輕軌,她也打電話給嘉縣市藍綠白的區域及不分區立委,以及嘉縣長翁章梁,尋求支持,她表示,交通部認為輕軌要由中央、嘉義縣市共同負擔經費,辦不到,嘉市要負擔68億,嘉縣180億,建輕軌300多億,與中央將高鐵延伸屏東逾2千億元納入興辦計畫,2項經費根本不成比例。

黃敏惠說,21年前她當立委,就曾發起議員里長連署共同催生輕軌,當時與議員拜會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獲張景森背書,依大眾捷運法,大眾捷運系統屬中央權責。嘉義輕軌屬高鐵聯外軌道運輸,與地方政府自建軌道系統不同。

黃敏惠強調,嘉市既屬中部區域也是南部區域,宜中宜南,是雲嘉嘉南經濟消費及產業圈生活中心,在行政院六大旗艦計畫-嘉南高屏「大南方新矽谷」,是提升嘉南高屏醫療品質、打造便捷大城、建構科技S廊帶的重要節點,但規畫的22條交通路線,卻獨漏嘉義市。

嘉市黃敏惠上午參加南興國中第2校區-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水域課程「城市水域在嘉啟航」啟動典禮,對在場議員及國中小校長、家長會代表,說明明天北上行政院參加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會議,表達地方團結,爭取中央興辦跨嘉縣市輕軌,永不放棄決心。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市黃敏惠上午參加南興國中第2校區-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水域課程「城市水域在嘉啟航」啟動典禮,對在場議員及國中小校長、家長會代表,說明明天北上行政院參加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會議,表達地方團結,爭取中央興辦跨嘉縣市輕軌,永不放棄決心。記者魯永明/攝影

議員 輕軌 黃敏惠

延伸閱讀

影/全國第1個國中大型探索體驗學校 南興國中探索園區水域課程啟動

嘉市北港路2側區段徵收可望開發 議員地主放鞭炮慶賀市府辦公開展覽

嘉市北港路開發案 採個案變更續審

黃敏惠親上火線衝刺新都心 北港路開發獲內政部都委會同意重大突破

相關新聞

長照涵蓋率全國第一 嘉義衛生局科長獲年度模範公務員

嘉義縣衛生局長期照護科長邱妙薰推動長照服務業務不懈,讓嘉義縣長照涵蓋率連續在2023年、2024年獲全國第一名,獲今年度...

慶祝母親節感恩月 嘉義眼科異業合作優惠名牌太陽眼鏡

迎接溫馨5月,嘉義市信賴眼科獲國際知名品牌太陽眼鏡商支持,凡帶著父母前來檢查,接受熟齡老花、近視雷射手術者,皆可以破盤優...

嘉義朴子藝閣丟擲小物愈玩愈大 今年「丟40台電視」

嘉義縣朴子市年度宗教盛事配天宮媽祖聖誕祈安遶境將於19、20日展開,期間真人藝閣遶境不但熱鬧,沿街發送祈福小物甚受歡迎,...

臺南安南區和順轉運站 15日正式啟用

臺南市公共運輸再添新亮點,歷時3年興建的「和順轉運站」15日舉辦啟用典禮,臺南市長黃偉哲親臨主持,盼串聯鄰近的臺南亞太棒球訓練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安南醫院等,提供在地居民與遊客一個結合觀光、交通

ATM提款露全臉可行?警民雜音多 民眾:脫口罩染病可求償嗎

為打擊詐騙,檢調建議ATM自動櫃員機提款轉帳須露出全臉,台南市長黃偉哲昨宣布率先推動ATM旁加裝辨識系統,若戴口罩或安全...

司機提前知道「我要搭車」 台南公車智慧等車今年全面上線

台市推動智慧交通及提升無障礙環境,大台南公車「智慧等車」服務功能上線迄今已突破18萬使用人次,也是全國首創針對「等公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