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下情人回憶天長、地久橋封閉 天長橋永久封閉地久橋修復進度曝

嘉縣阿里山入口、番路鄉觸口「天長橋」、「地久橋」2座知名景觀吊橋,是情人浪漫回憶,因年久失修,去年天長橋封閉,地久橋元旦也封,至今未動工修復,引起居民遊客關切;阿里山國家風景管理處評估,為顧及安全2座橋都拆,天長橋永久封閉,重建新地久橋,下半年開工,2026年下半年竣工。
天長、地久吊橋,橫跨八掌溪上游溪谷,青山綠水襯映下,相當耀眼,吸引遊客流連駐足。阿管處說,天長、地久吊橋興建近半世紀,數次檢修有吊橋構件嚴重老化,如主索及垂吊索等鋼索斷絲,考量遊客多,為提升遊憩服務品質及旅遊安全,促進觀光發展,有全面整修必要,改建完成帶動優質、具特色文化旅遊亮點,活絡觀光產值,增加產業經濟發展。
評估天長吊橋橋塔位於陡峭河岸邊坡,下邊坡長年受水流侵蝕,橋塔基礎、錨定座周邊邊坡崩落明顯,多次進行邊坡修復工程,再次崩落風險極高,嚴重威脅橋塔及錨定座安全,天長吊橋封閉,該地質狀態不利原址改建,決定永久封閉。
至於地久吊橋,經長期檢視,發現木縱梁腐朽損壞處遽增,考量遊客通行安全,依行政院頒布「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要點」辦理,元旦封橋。因損壞部份主構件不易更換,超過使用年限,決定修繕重建。
阿管處指出,地久吊橋規畫設計,發現既有橋塔位置空間侷限,日後施工動線緊鄰現有公路及鄰房,施工期間安全圍籬設置,將影響民宅與店家出入動線,以及抗風索配置困難等情事。評估右岸橋頭廣場腹地狹小,遊客從龍隱寺廣場越過地久吊橋後,常因無停留駐足空間隨即折返,觀光效益不彰。因此,原址重建增加效益有限,後續擬將右岸吊橋橋塔往上游位移,避免與鄰房空間過於侷促,規畫出舒適停留空間及拍照打卡點,吸引更多遊客,提升觀光價值。
辦理土地取得或同意使用,地主多年前遷居國外,多次探詢才取得地主聯繫方式,數次協調,取得地主土地使用許可,考量地久吊橋整體視覺景觀,整修後觀光效益,以及周邊環境及遊憩設施改善,需經費1億元,配合預算編列,預計今年中完成招標,下半年開工,估計工期420個日曆天,明年下半年竣工,地久吊橋設計長度136公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