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醫生故居重生升格古蹟 嘉市再添文化新亮點

原為「黃文醫生故居」的津本喫茶部食堂,在屋主支持下由嘉義市府文化局歷經近2年修復重獲新生。故居見證嘉義街區演變與產業發展的老建築,不僅從紀念建築升格為市定古蹟,更即將以全新風貌重新對外開放,為嘉義城市文化注入生命力。
市長黃敏惠表示,這棟建築創建於1931年,位於當時繁華的嘉義銀座,由日籍醫生酒井寅次郎所籌建,最初用途不詳,爾後於1935年作為「津本喫茶部食堂」正式開幕使用,後於1958年由醫師黃文改為診所與住家,是嘉義地區醫療史的重要記憶載體。
黃敏惠表示,醫師黃文於日治時期1908年出生,曾就讀於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並擔任過嘉義中學代理校長、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北更生院主治醫生、台灣總督府嘉義醫院內科醫生,在嘉義醫療史教育史擔任舉足輕重的人物。走過83年歲月滄桑,這棟古蹟不僅承載著一位仁心醫者的故事,也見證了城市發展的脈動。
文化局長謝育哲說,因為建築物位居市中心鬧區,且周邊與鄰房相接,修復施作空間狹小挑戰性大,歷經3次流標後,在2023年2月開工,期間克服了地下水位過高、鄰房安全、設計變更等多項挑戰。修復期間歷11次委員審查、討論,協助處理工程細節,獲得文化部與市政府3次工程查核都甲等的成績,歷時23個月的工期最近開始進行驗收缺失改善作業。修復總經費2753萬元,其中文化部與嘉義市政府合力補助9成,屋主自籌1成經費。
文化局表示,其現代主義的外觀見證了嘉義市街區改正後的城市發展與商業榮景。醫師黃文則是在戰後取得此建築,並從1958年起將其作為診所及住家使用,是嘉義醫療與教育史上重要人物。
現任屋主王伯智醫師購屋多年後原本計畫進行改建,卻意外引發地方文史界的關注。市府文化局啟動暫定古蹟程序,並在地方與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於2017年登錄為嘉義市第一處紀念建築,王伯智也主動支持並投入資源,委託學者重新梳理建築價值找出新事證,最終於2020年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成為此次古蹟復甦的關鍵推手。
文化局表示,醫師王伯智在規畫設計階段便積極參與,他希望修繕後的「津本喫茶部食堂」,未來將結合健康與餐飲的概念重新啟用。一樓規畫為咖啡廳與食堂,讓民眾在古色古香的空間中享受美食;二樓則預計舉辦健康講座與社區活動,打造結合文化、休閒與知識分享的多元平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