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南山公墓不登錄文化景觀 青年陣線怒吼:恐難擋開發壓力

台南市文資處昨公告南山公墓不予登錄文化景觀,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今表示,此決議,對所有長期投入與關注南山公墓保存的夥伴是沉重的打擊。對於這座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漢人墓葬群,未能成為文化保存新典範,令人惋惜;未來會持續提報個別墓塚列文化資產,補充文化景觀登錄的新事證。
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聲明中指出,過去幾年大家共同努力,以走讀、講座、研究、營隊等方式,推動南山公墓保存的倡議。也曾相信,文化首都臺南能夠展現不同於其他縣市的文化視野與魄力,讓南山公墓成為國內首座公墓文化景觀,與日本青山靈園、新加坡武吉布朗墓園、歐美各地歷史墓園等並列,但這項願景目前難以實現。
未來的南山公墓,可能僅留下零星墓塚象徵性保存,而墓區所承載的人文意涵與自然生態價值,恐將遭到邊緣化,成為殯葬專區的附屬設施。未來將持續提報個別墓塚為文化資產,補充文化景觀登錄的新事證,並呼籲市政府應正視保存團體所提出的建議,在後續規畫過程中納入更完善的文化保存願景,回應社會大眾對於南山公墓的深切期待。
聲明中也回應南山公墓文化景觀審議會議討論內容,在文化景觀判定基準上,認為傳統漢人墓葬文化與風水擇地密不可分,風水正是人類與自然土地互動的實踐體現。南山公墓位於綿延起伏的櫻丘沙丘地形,竹溪水系蜿蜒貫穿,山水環繞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府城人心中的風水寶地,展現出極具特色的墓葬文化景觀,難以認同於審議會認定南山公墓「未明顯表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意涵」的結論。
在文化景觀範圍與保存方式上,針對會中所提「墓區廣闊、空間紋理複雜、環境雜亂,難以界定文化景觀範圍」等疑慮,全區保留未必是最佳保存方式,以及「文化價值的保存未必只能透過文化資產的方式,仍可透過其他方式予以保存」。但青年陣線認為,全區保留雖具執行難度,但從文化永續觀點而言,仍是最具前瞻性的願景;若以模糊未明的「其他保存方式」應對,將無法獲得制度性保障,恐將無法抵擋未來的開發壓力。
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也建議,「公園化保存」的建議,應嚴謹界定意涵,不應僅為點狀墓塚的保留,而須以既有墓葬為主體,整體性維護管理。以高雄覆鼎金公墓改建為雙湖公園為例,雖保留3座名人墓,但其餘墓塚全面剷除,導致歷史脈絡與空間記憶蕩然無存。並建議可朝向「墓葬文化園區」方向發展,開放多元墓葬方式,兼顧歷史意涵、生態資源與未來教育功能,成為台灣首座具前瞻性的公墓文化景觀典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