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台南30公頃學產地變科技園區 影響黑琵棲息?

台南市中西區及安平交界約30公頃的國有學產土地,市府規畫轉型為產業專區,配合產業發展趨勢,並引入半導體科技研發及智慧服務產業,議員昨質詢基地位處住宅密集區及安平觀光熱點,且現況是魚塭用地,又有黑面琵鷺及陸蟹棲息地,要求市府審慎評估開發對交通、水利與生態的影響。
市府說明,目前此案正進行內政部都市計畫審查,未來還會有交通影響評估、出流管制及生態調查,並在園區內保留埤塘、公園與滯洪池,作為生態廊帶。
市議員周嘉韋表示,該基地鄰近安平與中西區主要幹道,現有交通壓力已大,若增設科技研發園區,恐加劇交通壅塞,嚴重影響居民居住品質。
周嘉韋也指出,該地現為魚塭及綠地,去年凱米颱風期間,曾作為天然滯洪空間,發揮保護鄰近低窪住宅區的作用。若未來高強度開發,恐使當地居民面臨更高淹水風險。
另許多鳥友觀察到該地為黑面琵鷺的棲息熱點,是台南市鹽水溪以南首次發現群聚棲息的地點,若將土地開發為產業園區,將造成黑面琵鷺、水鳥及陸蟹等多種野生動物棲息地消失。
周嘉韋說,市府應正視開發帶來的社會成本,適度維持低密度開發,為高度都市化區域保留一片綠地。
水利局表示,開發面積超過2公頃的土地依法須提送出流管制計畫。該案於都市計畫變更階段已擬具出流管制規畫書並獲審查通過,核定滯洪池總容量為4萬8125立方公尺。未來若變更案通過,開發單位仍須依水利法提送出流管制計畫並通過審查,始可動工。
地政局長陳淑美則指出,交通部分都市計畫審議階段已辦理公開展覽並聽取地方意見,未來進入規畫設計階段將持續把關。她強調,雖現地為魚塭,但市府已有九份子及北安商60等開發經驗,均設有滯洪池與抽水站等防洪設施。生態方面,園區內將設置公園並保留部分水塘,滯洪池亦將兼具生態棲地功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