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草嶺潭」再現?地方憂潰壩 當年的治水功臣說話了

雲林古坑清水溪草嶺段出現堰塞湖,讓人想起當年921地震後的草嶺潭,當時時任第四河川局工程司、現任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援引水庫原理,挖設溢水河道排水,最終讓草嶺潭堰塞湖消失;針對此次堰塞湖,賴建信說,應謹慎面對,但勿過度擔心,因與當年規模不同,且已有溢流狀況,現階段就讓它安全溢流。
921地震引發崛畓山大走山,造成雲林草嶺村29人罹難,清水溪上游更形成「草嶺潭」堰塞湖,當年賴建信每日監測研究解方,援引水庫原理在土壩上挖設引水道,至2001年颱風豪雨沖垮壩體後消失;此次災情重現,地方擔憂。
對此,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指出,堰塞湖形成係因溪流兩岸崩塌阻礙水流,上游的水流不下去就蓄積在上面;至於緊急應處狀況,必須視崩塌土堤的堆積性狀才能判斷,假設土堤堆積得很高卻很薄,恐怕擋不了已經蓄積的水,那就很危險。
當年九二一地震時造成的草嶺潭,當時堆積在清水溪谷的土石量達一億多立方公尺的土石堆積,形成長約五公里、高約六〇公尺的天然土壩,量體極其龐大,且無溢流,蓄水量四千六百萬立方公尺,相當驚人,瞬間潰壩對下游傷害不堪設想。
反觀這次的堰塞湖,根據水利署第四河川署回報此次狀況,雖然已形成堰塞湖,而其壩體高度雖同樣約六〇公尺,但壩長為三二〇公尺、壩體體積則約二一五萬立方、蓄水量約二二四五萬,其規模及情形與九二一堰塞湖對比,兩者並不相同。
賴建信說,有別於九二一當時的草嶺潭,此次堰塞湖已有自然溢流狀況,因此現階段就是加強監測,讓它像當年九二一時的草嶺潭一樣,自然且安全的持續溢流,進而切割成另一條水流,長久下來就能回復自然樣貌。
他也表示,水利署已組成專案小組,並偕同專家學者現地勘查,同時加強監測應變,也會視現況研議進行疏濬引流等,避免災害擴大,而民眾確實該謹慎面對堰塞湖,但也不用過度擔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