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邁入超高齡社會「無補助老花眼鏡」 長輩盼增福利

高雄市老年人口比例高達19.34%,但市府未提供老花眼鏡補助,民代認為應媒合社會資源,配合全市眼鏡行提供免費配置老花眼鏡。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老年人口比例高達19.34%,但市府未提供老花眼鏡補助,民代認為應媒合社會資源,配合全市眼鏡行提供免費配置老花眼鏡。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灣40歲以上民眾半數患有老花眼,60歲時度數最深約至300度,目前全台許多縣市已提供老年者「老花眼鏡補助」,長輩至指定眼鏡行能免費配置眼鏡;而老年人口比例達19.34%的高雄市仍未有補助,民代建議應媒合公益團體、運用捐款,補助全市55歲以上原住民、55歲以上身障者、65 歲以上長者購買老花眼鏡。

人體眼睛水晶體隨著年齡退化、喪失彈性,導致看近物時,光線無法準確聚焦在視網膜,多數民眾40至45歲開始出現老花眼,度數約在100至150度,之後每3至5年須換度數較深眼鏡,60歲度數約在300度;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40歲以上民眾過半數都開始有老花眼,且老花眼鏡屬醫療器材,需經過專業驗光而訂製。

高雄目前僅提供領有身心障礙證明且經評估為視覺障礙者的長輩,能申請「視覺輔具」補助購買特製眼鏡,能改善眼睛屈光、斜視、放大、遠用近用、眩光等狀況,低收入戶者最高補助6000元、中低收入戶4500元,一般戶3000元;尚未提供全市一般長者敬老老花眼鏡補助。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認為,許多長者因老花眼導致視力衰退,影響生活作息,社會局應針對設籍本市55歲以上原住民、55歲以上身心障礙者、65歲以上長者補助老花眼鏡。目前全台已有10個縣市提供65歲以上長者配置老花眼鏡,多數為民眾主動向縣市府合作的眼鏡行詢問,即可獲得眼鏡,但一定時間內不可重覆申請。

宜蘭縣府就與民間單位合作,媒合善心捐款推出免費配老花眼鏡,去年3月起,65歲以上長輩或55歲以上原住民到指定眼鏡行,近視800度、遠視600度、散光200度以內都是免費,終身一次為限,並提供社區巡迴配鏡服務。台中今年初也因大樂透得主回饋地方800萬,社會局開辦「敬老眼鏡補助暨視力檢查服務」,提供經濟弱勢或身障市民申請眼鏡,預計有800位長者受惠。

高市社會局回應,老花眼鏡配置補助為非法定項目,依中央對直轄市與縣市政府計畫及預算考核規定,新增非法定社福項目,將遭扣分或扣減補助款,考量市府財政仍需審慎研議。目前市府針對經濟弱勢長輩提供生活津貼,補助老人健保保費自付額、敬老卡優惠等,每年發放重陽節敬老禮金,能由長者自行運用費用配置眼鏡。

高雄市老年人口比例高達19.34%,但市府未提供老花眼鏡補助,民代認為應媒合社會資源,配合全市眼鏡行提供免費配置老花眼鏡。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老年人口比例高達19.34%,但市府未提供老花眼鏡補助,民代認為應媒合社會資源,配合全市眼鏡行提供免費配置老花眼鏡。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老年人口比例高達19.34%,但市府未提供老花眼鏡補助,民代認為應媒合社會資源,配合全市眼鏡行提供免費配置老花眼鏡。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老年人口比例高達19.34%,但市府未提供老花眼鏡補助,民代認為應媒合社會資源,配合全市眼鏡行提供免費配置老花眼鏡。記者宋原彰/攝影

眼鏡 老花 長輩

延伸閱讀

高雄耳鼻喉科掛號費加1千元可免排隊 衛生局:擅立名目加費將開罰

高雄前鎮區公園男子死亡 無外力介入待查死因

高雄診所爆人潮 護理師「每2分鐘接一次電話」全問流感疫苗

影/高雄80.4萬人施打公費流感疫苗 衛生局籲慎防大流行

相關新聞

荒廢近20年 高雄觀音山知名地標「鬼樓」1.8億拍出

匯智集團10多年前吸金20億元被檢調查獲,當時該集團在高雄大社觀音山風景區興建「匯智龍城」度假會館,因集團瓦解荒廢近20...

高雄邁入超高齡社會「無補助老花眼鏡」 長輩盼增福利

台灣40歲以上民眾半數患有老花眼,60歲時度數最深約至300度,目前全台許多縣市已提供老年者「老花眼鏡補助」,長輩至指定...

綠鬣蜥移除訓練屏東完訓300人 2月開3場預估募近千名獵人

綠鬣蜥氾濫,屏東移除數量連年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開設移除綠鬣蜥教育訓練課程,完訓305人,因報名踴躍,屏東縣府2月再...

高雄愛河階梯護岸完工曝光!全新親水池打造遊憩亮點

高雄市首座愛河階梯護岸工程正式完工!高雄市府去年編列1800萬元將九如橋愛河下游左岸做護岸改善工程,以提升防洪安全為核心...

枋寮漁港辦情人節演唱會 屏縣加碼抽對戒

迎接西洋情人節到來,屏東縣政府14日在於枋寮漁港舉辦演唱會,邀

台金春節聯合候補櫃檯落幕 3天單向輸運2.5萬人

金門航空站「114年春節聯合候補櫃檯」昨日圓滿落幕,為期3天的春節收假疏運任務順利完成,雖然還是有不少沒訂到票的民眾過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