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明掃墓...回家卻頭暈想吐?風水師教「卡到陰」三招能淨化

關稅後…美股暴跌創多年來最大跌幅 標普500指數市值蒸發2.5兆美元

賴清德下令強力交涉對等關稅 涉外人士:尚未找到突破口

高雄智慧車格疑加劇違規停車亂象 民代建議增月票功能

高雄市議員建議推出智慧停車格「停車月票(回數票)」服務,減少民眾如上下貨物時遭多次收費的顧慮。圖/高雄市交通局提供
高雄市議員建議推出智慧停車格「停車月票(回數票)」服務,減少民眾如上下貨物時遭多次收費的顧慮。圖/高雄市交通局提供

高雄市目前已建置超過5千個智慧停車格,智慧車柱透過車牌辨識系統直接計價,減少人工開單,但智慧車格因電子化快速作業,導致許多民眾擔心遭收費而不敢臨停,市議員建議推出「停車月票(回數票)」服務,減少民眾如上下貨物時遭多次收費的顧慮,交通局回應,月票機制恐造成車輛長時間停放、占位紛爭,現階段不宜實施。

高雄已於高雄軟體園區、澄清湖、衛武營、河堤社區、榮總醫院、瑞豐夜市、美術館、漢神巨蛋、凹子底森林公園、高鐵左營站周邊建置5095格智慧停車格;車格利用車牌辨識技術計算車費,不開立實體停車單,車格標繪綠色LOGO及「智慧」標字;民眾可於交通局公有停車場服務資訊網查詢車格即時占有狀況,減少車輛繞行尋找車位時間。

智慧停車繳費方式包含11家行動支付APP、超商多媒體機補單、銀行或電信業自動扣繳等,民眾可在路邊智慧停車收費告示牌面掃描QRcode,進入繳費頁面。交通局表示,經查建置智慧停車格後,停車單催繳數量無明顯增加,且搭配行動支付APP繳費折扣優惠和抽獎活動,行動支付APP繳費比例逐漸提升,大眾已逐漸接受使該繳費模式。

高雄市將持續在駁二藝術特區、漢神百貨、後驛商圈、高醫、科工館周邊建置智慧車格,預計明年將達到1萬格以上。但不少高雄市民反映,智慧車格收費時間是早上8點至晚上8點,車格雖然前5分鐘免費,但有時若需要短暫臨停,5分鐘後一次就繳半小時15元費用、一小時30元,金額雖不大,「認命繳費」仍覺得頗吃虧。

高市議員陳善慧表示,路邊智慧停車服務推出後,常有駕駛因擔心被短暫臨停就遭收費,而衍生不少違規停車問題,交通局應善用智慧停車資訊化優點,調整收費機制,推出結合智慧停車的「停車月票(回數票)」服務,降低駕駛於路邊短暫停車,如上下貨物時被多次收費的顧慮。

交通局回應,路邊停車格是依當地停車供需、停車秩序及商業活動情形等因素,評估是否收費,為避免停車位遭長時間占用,收費是必要手段,為因應臨時停車需求,「路邊停車位首重周轉率!」但實行停車月票(或回數票)措施後,停車位恐遭車輛長時間停放,導致車位周轉率偏低和供需失衡,甚至衍生佔位紛爭,經評估後不宜推行該服務。

高雄市議員建議推出智慧停車格「停車月票(回數票)」服務,減少民眾如上下貨物時遭多次收費的顧慮。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議員建議推出智慧停車格「停車月票(回數票)」服務,減少民眾如上下貨物時遭多次收費的顧慮。記者宋原彰/攝影

智慧停車格 車位 高雄市

延伸閱讀

緬甸震災後...清明連假首日地牛翻身!官田震央 高雄民眾:好搖

高雄馬路鈔票滿天飛黑衣男撿錢畫面曝 警:失主沒找到

智慧停車出包 北市地磁計時超收身障者4小時費用

加速發展 台積電高雄P4、P5廠都計變更通過

相關新聞

高市防水閘門補助 挨批杯水車薪

高雄市防水閘門補助前年543件,去年颱風接連來襲,申請量暴增至4359件,總金額超過3.3億元,市府預算僅編100萬元,...

「台灣祭」首日開唱瞬間湧入4萬人次 嗨翻墾丁大灣

「台灣祭」從3日起一連三天在墾丁大灣遊憩區登場,五大舞台、百組樂團登台演出,首日由人氣樂團「芒果醬」打頭陣,現場滿滿的人...

高雄智慧停車格 駕駛憂臨停收費

高雄建置逾5千個智慧停車格,明年超過1萬格,議員指常有駕駛擔心短暫臨停就遭收費,衍生不少違規停車問題,建議推月票,像民眾...

廣角鏡/包圍屏東縣府 親子同樂

屏東縣政府昨天舉辦「包圍縣府、孩子作主」活動,為孩子們打造歡樂天地。設有24個互動遊戲區,包括大型迷...

高雄人淹怕了!水閘門申請案暴增8倍 水利局急找錢

高雄市防水閘門補助前年543件,去年颱風接連來襲,申請量暴增至4359件,總金額超過3.3億元,市府預算僅編100萬元,...

「翻轉布丁」氣炸一堆網友 高市衛生局懷疑是移花接木

4 月1日愚人節當天,一名網友疑似以高雄楠梓區一家超商門市當背景,在貨架放上自製「焦糖占87%」的翻轉版布丁,並拍攝影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