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道路施工監管忘記基本功 邁市府螺絲鬆了

高市沿海二路興建貨櫃車專用道拓寬工程,機車道也施工並重鋪,但工程尚未驗收即臨時通車,因水溝蓋和柏油路面有高低落差,上月造成多名機車騎士摔車,其中1男不治;工程品質基本監督工作沒做好,螺絲鬆了,打臉市長陳其邁曾誇口要讓高市道路品質媲美東京的一番說詞。
為防止高市小港區沿海路屢發生的怵目驚心重大車禍,行政院核定興建貨櫃車專用道,費用追加預算至20.29億元,工程原預計今年3月完工,後又延至今年6月,專用道施工同時一併改建機車道,但工務局在未驗收情況下,即迫於沿海路汽機車車流大,先臨時開放通車。
未驗收的機車道,負責監工品質的高市新工處卻未察覺水溝處和柏油路面高低落差,導致一天內至少6機車騎士摔車,其中1名年僅30歲的男騎士更因此脊椎斷裂喪命,讓沿海路又增添一名亡魂,但這次並非是大車肇禍,而是和路面監管施工品質有關。
防制交通事故,首重工程、接下來是教育,警方取締、防制作為是末端,但高市府總是將「警方防制作為」推上前線,也因此讓警方被迫集思廣益想出全國首創「等鑑識確認死因後才補建檔」的A1死亡車禍登記方式,慘被警政署點名多達28件隱匿。
事實上,沿海路機車道施工,不只在3月19日發生6件自摔,早在17日及18日就各發生一件機車騎士自摔,號稱有「交通專長」的分局長以及施工單位若能提早察覺與警覺,禁止機車通行並重新檢視路面和水溝蓋高低落差的離譜工程,張姓騎士可能就不至於摔車身亡。
高市府道路工程基本功沒做好,事後亡羊補牢,反倒是表面功做得紮實,在行人號誌的小綠人增添高雄熊的Q版畫面,博得市民好感,但相形下,對於攸關人命關天的道路工程品質卻如此草率,高市府在相關道路品質與設施,應面面俱到,要和國外相比,才不至於相形失色或自慚形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