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車站公車候車環境簡陋 沒雨棚、缺坐椅「停滯在上個世紀」

高雄車站是重要轉運點,但目前大多數公車路線的站點仍分布在車站周圍,建國路與林森路口的公車站甚至沒有遮陽遮雨設施、座椅不足,旅客只能坐在好心民眾提供的椅子上候車,直呼「太簡陋」。民代說,高雄車站是大南方的重要門戶,周邊的候車設施也必須符合定位。交通局說,已先移除民眾自行放置的椅子,將在下周先安裝候車椅。
高雄市交通局說,建國林森路口站後方為高雄客運土地,該公司刻正辦理都市更新案,交通局已於交評審議通過由高客捐建候車亭,另民眾自行放置椅子於非公有土地,交通局已先派員移除,並將於下周先安裝候車椅提供民眾使用。
台鐵高雄車站具有鐵路、捷運、客運、公車等多種交通工具的轉乘功能,未來加上高鐵南延,可以說是大南方的門戶,也是南台灣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根據高雄市交通局的規劃,高雄車站的公車轉運站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啟用,屆時會有13條以高雄車站為端點的公車路線進駐。
但目前大多數公車路線的站點仍分布在車站周圍,而非集中於轉運站內。高雄市議員張博洋說,以高雄車站周邊的建國路與林森路口公車站為例,該站點是16條公車路線以及公路客運停靠站,但候車環境卻非常簡陋。
張博洋說,當旅客走出高雄車站,準備轉乘公車時,現有的候車環境卻讓人感覺像是停滯在上個世紀,與一旁新建成的車站形成強烈對比;不僅缺乏遮陽遮雨設施,也無缺乏即時動態顯示,缺乏座椅基礎設施,連椅子都是民眾自行擺放,對於候車民眾不夠友善。
記者今天上午前往建國路與林森路的公車站,原本民眾擺放多張椅子已經被移除;附近另一處公車站點仍放置一張小木椅,有旅客在等候公車時,讓小孩坐在小木椅上休息。
一名來自彰化的旅客說,鄉下的公車站椅子不足,常有好心人提供椅子讓候車的旅客暫坐,已經見怪不怪。
另名候車旅客彭姓男子說,高雄車站是相當好的建築,應該要規劃出總體的轉運站,對於車站附近的公車站點缺乏遮陽、遮雨設施,可先搭個棚子,先滿足大家需求。
張博洋說,交通局應改善高雄車站周邊公車站點候車環境。既然高雄車站未來將成為大南方的重要門戶,那麼高雄車站周邊的候車設施也必須符合這個定位。
交通局說,針對公車亭候車椅及環境維持部分,除了會進行例行的環境整理,座椅部分也會朝設置標準的候車座椅方向積極辦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