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牡丹鄉推林下經濟 山林雞、香菇、蜂蜜遊客指名要

屏東縣牡丹鄉獲國家發展委員會核定地方創生計畫,推動以林下經濟為主題的地方創生發展有成,並由屏東科技大組織農友並輔導成立「有限責任屏東縣牡丹鄉原住民農林業生產合作社」,今日舉行創立大會,象徵林下經濟自主營運邁向新里程碑。
牡丹鄉公所2020年起推動地方創生計畫,致力發展林下經濟特色產業,112至113年度獲國家發展委員會核定地方創生計畫,是配合「林下經濟」政策作為地方創生發展主軸的全國首例,推動部落山林養雞、林下段木香菇栽培、林下養蜂,獲得鄉民響應與投入。
林業保育署提供林下經濟、剩餘資材循環利用、國產材加工及利用等專業技術與經費挹注,屏東科技大學也協助解決氣候變遷、農業技術提升、人口老化及青年返鄉等挑戰,成功將森林資源與農業生產結合,為當地居民創造穩定的經濟收入,並帶動生態旅遊與循環經濟發展。
林業署森林產業組林產利用科長翁嘉駿表示,林下經濟政策的推動不僅讓族人有機會回到故鄉生活,更能兼顧生活品質、生產發展與生態保育,實現三生共融的理想生活方式。
牡丹鄉長潘壯志表示,因為有林業署及屏科大教授陳美惠的輔導與陪伴,才讓族人重視森林經營與生態保育工作,現在遊客來到牡丹鄉買便當還指一定要牡丹山林雞,成功打造牡丹鄉地方創生品牌。
合作社理事主席李德福表示,排灣族長久有「換工」文化,過去稻作耕作、農事協力,還是婚喪喜慶,大家都會互相幫忙,也是部落維繫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合作社也展現這項最堅實的文化根基。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表示,未來要成為好生活的產業,要靠合作社團結大家,一起維繫5年的品牌形象、增加產量、與接軌市場、集體行銷、結合企業ESG等是合作社未來重點工作,讓牡丹成為大家的驕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