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數位市民卡僅3.5萬會員 特約商店遭評「少得可憐」

議員鍾易仲認為,高雄數位市民內容貧乏且服務單調,功能很陽春,特約店家只有31家,「少得可憐」。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鍾易仲認為,高雄數位市民內容貧乏且服務單調,功能很陽春,特約店家只有31家,「少得可憐」。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雄數位市民」虛擬卡整合200多個市府臨櫃服務項目,上路2年多共3.5萬位市民註冊使用,不到總人口的2%,議員認為遠落後「台中通」170萬人,且服務單調內容貧乏,僅31店家提供優惠,數位城市名不副實。市府回應,會檢討改進。

高雄數位市民是邀請居住、工作、求學、生活之設籍或非設籍高雄市民加入使用的專屬系統,出示「我的會員碼」享受優惠、使用「乘車碼」搭公車、捷運、渡輪等交通工具,更可以利用「卡好付」平台,享受停車費、規費直接查繳,享受零元手續費等項福利。

議員黃紹庭今天在議會質詢指出,研考會與資訊處即將整併成立智慧城市發展委員會,智慧城市口號喊得很響亮,市長陳其邁還去美國矽谷參加輝達研討會;數位市民整合服務推動多年,僅達3.5萬名會員,人數成長緩慢。

黃紹庭說,桃園數位市民卡今年1月正式上線,會員已達7萬人,台中市府推的「台中通」啟動時間跟高雄差不多,透過購物節等活動行銷,會員數已達170萬人;高雄數位市民現在只設網站,沒有APP,數位化的目的是要便民,應該讓市民都有帳號,推動速度應該要檢討。

研考會主委陳博洲回應,桃園市民卡是從實體卡轉過來,成長速度比較快,台中是透過購物節摸彩結合推動,存在其他誘因,高雄可以進一步討論;核心功能是申辦及申訴,以精進兩大功能為主。

議員鍾易仲也不滿人數成長太慢,他表示,高雄數位市民的想法很好,但內容貧乏且服務單調,點進去功能很陽春,提供優惠的特約店家只有31家,「真的少得可憐」,很多市民常去的食衣住行商店都看不到,無法產生誘因,有困難可以請觀光局協助,讓內容更廣更充實,方便使用。

資訊處長劉俊傑說,會深刻檢討,進一步詳盡規畫。此外,雖然高雄數位市民沒有實體卡或APP上線,但網站功能一模一樣,另考量手機LINE是市民常用軟體,高雄市政府官方LINE群組下面也有連結功能,使用便利。

高市議員鍾易仲說,高雄數位市民的想法很好,但內容貧乏且服務單調,點進去功能很陽春,提供優惠的特殊店家只有31家,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市議員鍾易仲說,高雄數位市民的想法很好,但內容貧乏且服務單調,點進去功能很陽春,提供優惠的特殊店家只有31家,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市議員黃紹庭指出,數位市民整合服務推動多年,僅達3.5萬名會員,人數成長太慢。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市議員黃紹庭指出,數位市民整合服務推動多年,僅達3.5萬名會員,人數成長太慢。記者徐白櫻/翻攝

桃園 議員 黃紹庭

延伸閱讀

汙泥廢水溢流排水溝 高雄愛河上游變「牛奶河」 環保局開鍘了

驚險!高雄拖板車轉彎貨櫃傾斜 未波及他車、駕駛吞罰

不只高捷、市府 綠高市黨部加碼提供免費店面幫助飯糰店

超高齡社會浪潮來襲!高雄老年人口數比率破2成 失能人口約11萬人

相關新聞

高雄數位市民卡 挨批功能陽春

「高雄數位市民」虛擬卡整合200多個市府臨櫃服務項目,設籍或非設籍民眾皆可使用,但上路2年多3.5萬人註冊使用,不到全市...

屏東滑雪男孩吳以樂勇闖紐西蘭 夢想代表台灣登上冬奧

屏東男孩10歲吳以樂,從小因父母親工作關係在國外旅居,4歲接觸滑雪就此愛上,跟著父母親移居到紐西蘭,參加紐西蘭滑雪相關賽...

樋口飯糰店不搬了? 老闆娘:完美解決這件事再開心離開

高雄青海路一間日本飯糰店因生意火紅,導致女房東要求漲租金、砸毀自己放在店門口的盆栽,導致店家感到沉重壓力,想換地方另起爐...

高雄數位市民卡僅3.5萬會員 特約商店遭評「少得可憐」

「高雄數位市民」虛擬卡整合200多個市府臨櫃服務項目,上路2年多共3.5萬位市民註冊使用,不到總人口的2%,議員認為遠落...

特殊奧運/澎湖選手奪牌 縣長陳光復頒贈賀匾

澎湖選手蔡靖宏與許宜婷在2025年冬季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勇奪花式滑冰與雪鞋接力賽銀、銅牌佳績,縣長陳光復今天傍晚...

汙泥廢水溢流排水溝 高雄愛河上游變「牛奶河」 環保局開鍘了

高雄市仁武區愛河上游北屋段前排水溝,今天被民眾目擊發現有廢汙水排入,環保局追查發現一處營建工地正在施作連續壁工程,營建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