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中芸漁港3.6億建新泊區 8艘船卻遭颱風掀翻 海洋局說話了

高雄中芸漁港因泊區擁擠,耗費3.6億元興建新漁筏泊區,去年10月山陀兒颱風來襲,造成8艘漁船筏翻覆。民代說,花大錢卻設計出不符合漁民需求的泊區,須盡速改善。海洋局說,為加強漁港泊區的防護力,已向漁業署爭取340萬元經費,核定後會立刻執行。
高雄林園區近海漁業發達,在中芸漁港及汕尾漁港設籍的漁船筏共約338艘,漁業產值達8.2億元,是南台灣漁業重鎮。近年汕尾漁港航道及港口因受高屏溪輸砂影響,港口及航道經常發生淤積,每年疏濬仍難維持航道水深,汕尾漁港大部分漁船筏移泊到中芸漁港,導致中芸漁港的泊區水域及碼頭擁擠。
高市海洋局2021年開始辦理中芸漁港漁筏泊區興建工程,總預算3.6億元,中央補助與地方負擔經費各一半,新建漁筏泊區去年7月12日完工、9月19日上午啟用,新增90個漁筏泊位。
中芸漁港新泊區啟用後,當地漁民認為堤防的高度、長度都不足,颱風天或西南風強勁時,不僅風浪會打進來,港內也會出現強勁又混亂的海流,導致漁船難以固定在岸邊,互相碰撞受損。
市議員王耀裕說,去年10月山陀兒颱風導致中芸漁港的新泊區有多艘漁船翻覆、碰損,「會翻船就是因為停在新泊區,風浪打進來才翻過去」,海洋局應改善中芸漁港新泊區的碼頭設施,以免停泊在此的漁船,又因風浪大造成翻船。
市議員邱于軒表示,中芸漁港現有泊區本來就有空間不夠跟擁擠的問題,「所以泊區擴建是必要的」,但在建設時,有漁民提出泊區開口的大小和方向似乎有調整的空間,未來希望海洋局盡快請專家學者來討論,才不會花了大錢卻設計出不符合漁民需求的泊區。
海洋局說,去年山陀兒17級颱風,風力已超過中芸漁港新泊區13級設計標準,當時有8艘漁船筏翻覆、碰損,幸未沉沒,漁民自行僱吊車扶正,林園區公所和海洋局已輔導漁民申請救助。
海洋局表示,經與地方溝通後研議後,將加高中芸漁港的西防波堤胸牆,防止越浪影響漁船筏停泊安全,縮小漁筏泊區港嘴航道寬度,規劃由目前港嘴開口75公尺縮小至50公尺,海洋局已在去年12月4日向漁業署提報需求計畫書,爭取評估經費340萬元,核定經費補助後會立即執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