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新草衙300戶違建 議員:有如貧民窟 市府擬讓欲購地弱勢戶分期付款

高雄新草衙一處市有地過去遭3千多戶占用,市府10年前頒布自治條例以8折價格讓售土地以利都更,至今仍有300多戶未購地,導致危樓、違建和釘子戶遍布,市議員昨天質詢批「宛如貧民窟」,市長陳其邁指會研擬,讓欲購地的弱勢民眾分期付款。
議員黃彥毓昨指新草衛違建,不應是亞灣區周邊的聚落光景。市長陳其邁表示,當年通過自治條例後,98%民眾已購得市府讓售的土地,條例「落日」後,亦有24戶以市價購得,因此市府若恢復8折的讓售優惠,對自行購地的民眾並不公平。財政局長陳勇勝說,自治條例在陳市長就任後就已落日,但優化新草衙環境仍是市府責任,會持續辦理土地讓售,讓民眾以合理價格買到土地。
占地32公頃的前鎮新草衙地區早年因拆船業興盛、臨海工業區開發,吸引許多外縣市勞工定居,一度成為全台最大違建區。高雄市府2015年訂定新草衙地區土地處理自治條例,讓售市地,以利都更,但條例於2020年6月屆滿後,當地仍有多處違建、危樓,也無消防車道,影響公共安全。
當地一名租客說,他住的鐵皮違建,天花板比一般住家還低,室內悶熱不透氣,地震時會劇烈晃動。當年自治條例上路後期遇上新冠疫情,地主生計受影響,根本無多餘財力購地。另有民眾說,目前還有多棟違建找不到屋主,成為無主地上物。
議員黃彥毓昨質詢表示,自治條例規範市府以歷年空照圖認定土地是否遭實質占用,當年列管占用戶3104戶,最後僅2801戶申購,303戶未申購。緊鄰205兵工廠的新草衙屬市有地,兵工廠未來遷址後,已規畫設立國際企業總部、金融商辦,不應再有破舊城市景象。
黃表示,目前市府提供危老重建方案,但能重建的危老建築是合法建物、申請人為土地所有人,新草衙多屬違建,不適用危老重建。盼市府研擬提高獎勵容積,以低於市價的方式讓售給占地的弱勢民眾,以利區域整合和都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