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暗示台積電?美國喊對台晶片徵100%關稅 專家曝川普真正目的

連4年「全壘打」!台東16鄉鎮都生「小龍」寶寶

全國近幾年人口數下降,台東縣人口無論是新生兒出生或戶籍遷入卻是逆勢成長,今年1月新生兒出生人口數就有113人,連續4年16鄉鎮市都有新生兒出生,年年「全壘打」。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全國近幾年人口數下降,台東縣人口無論是新生兒出生或戶籍遷入卻是逆勢成長,今年1月新生兒出生人口數就有113人,連續4年16鄉鎮市都有新生兒出生,年年「全壘打」。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全國近幾年人口數下降,台東縣人口無論是新生兒出生或戶籍遷入卻是逆勢成長,縣府指出,今年1月新生兒出生人口數就有113人,戶籍遷入465人,其中連續4年16鄉鎮市都有新生兒出生,年年全壘打。縣府表示,提供完善的育兒家庭好康方案政策外,生活品質的改善提升,也是讓縣民願意生,外縣市願意黏在台東原因。

縣府民政處指出,統計2022至2024年,新生兒人數已經連續3年正成長,今年1月新生兒出生人數就達113人,雖較2024龍年同期125人略少一點點,但在16個鄉鎮市統計上,卻是都有新生兒出生,年年全壘打,這是過去2018年前所沒有的成績;其中台東市1月新生兒出生就達60人最多,總人口數也首次超越花蓮市,全所未見。

市長陳銘風說,為鼓勵生育,減輕父母育兒的負擔,去年1月1日起只要在市辦理新生兒出生登記或初設戶籍,且產婦或生父設籍本市持續6個月以上,就加碼補助1萬元,生多胎持續補助,這對許多新手爸媽在生活上不無小補,此外,還有縣府各項育兒家庭好康方案,大大提升市民生育意願,也很多外縣市,甚至外籍願意遷入台東市。

縣長饒慶鈴表示,她一上任就面對國人生育率普遍下降挑戰,為此她跨局處盤點及整合資源;經過多年努力,台東縣新生兒出生人口數自2022年起成功扭轉頹勢,已經連續3年維持正成長,今年1月新生兒就有113人,她有信心整年度出生及戶籍遷入人數會有不錯的成績。

為提供育兒家庭更完善支持,縣府2020元月起首胎育兒補助提升至4萬元、第2胎每位補助4萬5000元、第3胎(含以後者)每位補助5萬元,並搭配幼兒專責醫師制度、24小時兒科專門急診醫師,另推動類公共化托育政策讓公私托育收費一致,同時提供月子餐服務、定點臨托。

另依據內政部戶政統計資料,位居邊陲偏鄉的台東縣去年共遷入8704人、遷出8499人,淨遷入205人,人口社會增加率為千分之0.94,人口淨遷入狀態3年來首度由負轉正,在各直轄市磁吸效應的影響下逆勢成長,擺脫連3年人口淨流出狀態。

台東市1月新生兒出生就達60人全縣最多,總人口數103095也超越花蓮市。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市1月新生兒出生就達60人全縣最多,總人口數103095也超越花蓮市。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 新生兒 育兒

延伸閱讀

屏東客庄佳冬鄉新丁新枝祭 結合獨立書店書展

晏柔中愛犬曾讓新生兒過敏 5天恢復正常:牠們是家人

台東馬偕成立中醫科 完成最後一塊醫療拼圖

台東馬偕成立中醫科 完成最後一塊醫療拼圖

相關新聞

藍反制罷林沛祥擬罷2綠議員 童子瑋發聲:停止政治報復

民團在臉書成立「基隆絕沛」粉絲專頁,發動罷免國民黨基隆立委林沛祥連署,民進黨3位議員服務處協助提供罷免連署書及收件。國民...

基隆后天宫300件學生燈籠彩繪展創意 傳統猜燈謎好樂

元宵節將至,基隆市中山區后天宮今晚舉辦元宵晚會,副市長邱佩琳、民政處長張淵翔等人出席,與小朋友猜燈謎同樂,學生搶答得獎品...

台東元宵節系列活動 今「炸寒單」揭開序幕

台東炸寒單(邯鄲)元宵活動,今天市公所在南京路「開炸」,宣布「2025台東愛在元宵」系列活動正式展開。市長陳銘風特別介紹...

係金ㄟ!蔡英文爬完阿塱壹古道 席地處立馬變「總統石」

前總統蔡英文年假放了好多天,日前她帶著「毛小孩們」上山走春後,昨天在隨扈陪同下,跟團爬知名「阿塱壹古道」,成為首位爬阿塱...

墓園裝置藝術獲美繆思設計大獎 光影基隆清法戰爭策展

2025年美國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日前公布,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以「清法戰爭140周年策展活...

連4年「全壘打」!台東16鄉鎮都生「小龍」寶寶

全國近幾年人口數下降,台東縣人口無論是新生兒出生或戶籍遷入卻是逆勢成長,縣府指出,今年1月新生兒出生人口數就有113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