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播小姐遭欺侮…3人屏東街頭開25槍「帶槍投案」 2男收押、1少年裁定收容

王者回歸!GD首爾合體CL「三萬狂粉擠到他無法上台」

基隆和平橋釣客釀景觀橋燈全黑 去年1違法釣客被罰3萬

市府查出是釣客魚鉤勾壞燈具,因潮濕啟動安全斷電機制才會不亮,市府人員前往檢視。圖/呂美玲提供
市府查出是釣客魚鉤勾壞燈具,因潮濕啟動安全斷電機制才會不亮,市府人員前往檢視。圖/呂美玲提供

基隆市知名景點彩色屋旁和平橋屬正濱漁港範圍,不時有釣客違法釣魚,不僅會勾到進出漁船,也對橋上行人造成安全威脅,近日橋下景觀燈全暗不亮,市府查出是釣客魚鉤勾壞燈具因潮濕啟動安全斷電機制。議員要求加強取締違法釣客。市府說,將加強巡查,去年有釣客被罰3萬元。

民眾反映指出,彩色屋是網紅景點假日觀光人潮多,旁邊緊臨和平橋及舊阿根納造船廠,和平橋上卻不時有釣客釣魚,甩桿時行人都得退避三舍,擔心被勾到,也曾有漁民反映,魚勾會勾到燈具影響航行。

市議員呂美玲說,近日接獲民眾反映,和平橋的景觀燈多日全黑掉都沒有亮,她詢問市府都發處後得知,市府查出問題源於釣客的釣魚鉤勾壞燈具引發斷電,都有拍照存證。她昨晚去看,已經修好,恢復景觀的美麗、明亮。

呂美玲表示,橋上明明有掛很大的牌子禁止垂釣,但還是有不少釣客無視法令,造成燈具損壞也影響漁船航安,希望市府加強取締違法釣客。

市府都發處表示,因釣魚鉤勾壞燈具,沒有燈具保護後,因潮濕易觸發漏電斷路器啟動設備安全機制,將請廠商全面檢視,並更換破損燈具及無熔絲開關以減少斷電情況。

市府產發處代理處長蔡馥嚀表示,因和平橋下方屬正濱漁港航道範圍,市府在橋上有設告示牌公告,依漁港法規定漁港區域內不得採捕或養殖水產動植物、和平橋上禁止垂釣,違者可罰行為人3到15萬罰鍰。

蔡馥嚀說,市府會加強巡查違法釣客,勸導不聽就會開罰,呼籲釣客不要以身試法。去年7月獲報有釣客垂釣,會同警方到場後開罰,經送漁業署核定裁罰3萬元,提醒釣客不要心存僥倖。

市府查出是釣客魚鉤勾壞燈具,因潮濕啟動安全斷電機制才會不亮,議員要求加強取締違法釣客。記者游明煌/攝影
市府查出是釣客魚鉤勾壞燈具,因潮濕啟動安全斷電機制才會不亮,議員要求加強取締違法釣客。記者游明煌/攝影
和平橋下屬正濱漁港航道範圍,市府在橋上有設告示牌公告,橋上禁止垂釣,違者可罰3到15萬。記者游明煌/攝影
和平橋下屬正濱漁港航道範圍,市府在橋上有設告示牌公告,橋上禁止垂釣,違者可罰3到15萬。記者游明煌/攝影
市府查出是釣客魚鉤勾壞燈具,因潮濕啟動安全斷電機制才會不亮,議員呂美玲昨晚去看,景觀橋已恢復美天亮燈。圖/呂美玲提供
市府查出是釣客魚鉤勾壞燈具,因潮濕啟動安全斷電機制才會不亮,議員呂美玲昨晚去看,景觀橋已恢復美天亮燈。圖/呂美玲提供

呂美玲 基隆 景點 議員

延伸閱讀

台中烏日大橋附近水域驚見浮屍 穿著疑似釣客身分待查

基隆公辦都更建新市政大樓 估第2季公告徵選廠商

基隆麥金路接國1交流道前塞車通勤苦 研議拓寬為3線道

基隆活化空間 全民勞工總工會打造七堵南興市場4樓成職訓基地

相關新聞

403花蓮地震周年/直擊太魯閣傷痕 國家公園復原迎賓再等7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多達400萬名遊客造訪,堪稱台灣觀光門面,去年403地震是開園以來最嚴重的災害,導致遊客崩跌剩不到一半...

南下線重建完工 花蓮玉里大橋 4月2階段改道

花蓮縣玉里大橋因3年前的918地震震損,公路局斥資41億元原地重建完成受損的南下線橋梁,4月1日起分兩階段改道,第一階段...

基隆和平橋禁垂釣 議員促取締

基隆彩色屋旁和平橋屬正濱漁港範圍,不時有釣客違法釣魚,近日橋下景觀燈全不亮,市府查出是釣客魚鉤勾壞燈具,因潮濕啟動安全斷...

麥金路接國1交流道 基市府擬拓為3車道

基隆市安樂區人口數逾8萬人,往雙北通勤民眾多,「富景天下」社區前麥金路銜接國1交流道前路段,每到上班尖峰時段塞車嚴重,通...

基隆辦快閃活動 高架橋下空間成遊樂場 洋溢兒童歡笑聲

基隆市政府今天在「第29號橋」的橋下空間,舉辦今年「快閃遊戲場」首場活動,安排大跳繩、菜籃小火車、套圈圈等遊戲,吸引親子...

基市國小新生報到 兩校採總量管制 學區家長要留意期程

基隆市各小學4月辦理理新生報到作業,市府提醒家長注意相關資訊。其中深美、中興國小學區因為總量管制,家長4月9日前會收到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