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台美混血費爾柴德遭勇士移出40人名單 面臨下放或轉隊

台美關稅半導體、汽車零件、藥品列重點 保健食品業者忐忑

8月以後還能繼續談? 美財長:高關稅逼出更好的協議

高地供水改善 綠營批評林沛祥收割、搶功 藍營回擊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民進黨基隆市黨部主委林明智表示,山海觀供水改善工程是前立委蔡適應爭取。圖/民進黨基隆市黨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黨部主委林明智表示,山海觀供水改善工程是前立委蔡適應爭取。圖/民進黨基隆市黨部提供

基隆市立委林沛祥今天邀水公司,說明中正區山海觀社區加壓改善工程期程,民進黨陣營質疑收割、搶功。國民黨陣營回應,社區今年4月透過林提出申請,今年的預算是去年編的,民進黨說是前立委蔡適應爭取,難道蔡在2024年底還是立法委員嗎?

林沛祥今邀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說明「山海觀老舊高地社區供水用戶加壓受水設備改善計畫」,預計9月完成設計圖,11月辦理招標作業,工程期程約10個月,最快於明年11月完工。

民進黨基隆市黨部主委林明智,是蔡適應立委任內的服務處主任,他說,山海觀高地供水第1、2期計畫,都是蔡適應爭取,林沛祥現在面臨被罷免危機,「急了」才想到要收割前任優秀立委政績。

林明智說,山海觀社區的高地供水改善早在2023年7月,就進入水公司和社區雙方合作程序,蔡適應當時和市議員許睿慈、張顥瀚、社區管委會討論多次,直到2023年12月還有會議討論工程事項,以及高地供水第2期的補助預算。

許睿慈表示,林沛祥過去未參與爭取,如今卻在經費核定、申請完成之際舉辦會勘,公開表示這是他爭取成果,「這樣的說法,真的讓人感到難以理解」,公共建設不該成為政治操作的工具。改善計畫的核心,是為了解決居民的基本用水問題,而非為任何個人做政治包裝或營造形象。

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今晚指出,山海觀改善高地社區供水第2期從2025年開始到2028年,預算是2024年底通過,今年開始實施,根本沒人刪預算。山海觀社區今年4月透過林沛祥提出申請,民進黨口口聲聲說是蔡適應爭取的,蔡適應去年底如果不是立委,如何爭取?

國民黨市黨部表示,不喜舊事重提,一個是以前到處畫大餅的民意代表,現在林沛祥將案子實際完成,民進黨又說是蔡適應爭取的,根本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民進黨面對自己人可以唬爛造謠沒有關係,但對有智慧的基隆市民,恐怕只會有反效果。

藍營指出,山海觀社區長年因高地水壓不足,林沛祥站在第一線協調各方,解決居民用水困境,這不該是誰的政績,而是誰真正願意做事、誰真正解決問題,希望民進黨基隆市黨部不要學賴清德總統,面對民眾只在乎「講贏」。

基隆市立委林沛祥今邀自來水公司,說明「山海觀老舊高地社區供水用戶加壓受水設備改善計畫」,最快明年11月間完工,解決中正區山海觀一帶高地,在水源短缺時供水不穩問題。圖/林沛祥服務處提供
基隆市立委林沛祥今邀自來水公司,說明「山海觀老舊高地社區供水用戶加壓受水設備改善計畫」,最快明年11月間完工,解決中正區山海觀一帶高地,在水源短缺時供水不穩問題。圖/林沛祥服務處提供

蔡適應 民進黨 林沛祥

延伸閱讀

林沛祥稱改善高地供水遭批「收割、搶功」 綠營舉證是前立委蔡適應爭取

說明會結束…林沛祥無評論 罷免領銜人:最後贏得勝利

遭罷免領銜人批「中共藉立法會控制香港」 林沛祥回擊:民進黨怕查弊案

基市罷免說明會尷尬一幕 領銜人、林沛祥未「先禮後兵」 沒握手

相關新聞

車輛偏移嚇人 基市首條人行道設護欄

基隆市中船路112巷原本畫設標線型人行道,標示人、車分道,因雙向車道不寬,民眾走在綠底人行道,常被行進偏移逼近的汽車嚇到...

台東市區多處積水 擬補助設閘門

連日滂沱大雨,台東市區多處低窪地帶積淹水,縣長饒慶鈴昨偕台東市長陳銘風前往豐榮路等地會勘,將研擬補助家戶設置防水閘門,提...

高地供水改善 綠營批評林沛祥收割、搶功 藍營回擊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基隆市立委林沛祥今天邀水公司,說明中正區山海觀社區加壓改善工程期程,民進黨陣營質疑收割、搶功。國民黨陣營回應,社區今年4...

林沛祥稱改善高地供水遭批「收割、搶功」 綠營舉證是前立委蔡適應爭取

基隆市立委林沛祥今天邀水公司,說明中正區山海觀社區加壓改善工程期程,民進黨基隆市黨部表示,山海觀供水第1、2期計畫,都是...

高地供水改善再增1處!林沛祥爭取4460萬 山海觀明年底擺脫缺水之苦

基隆市立委林沛祥今邀自來水公司,說明「山海觀老舊高地社區供水用戶加壓受水設備改善計畫」,最快明年11月間完工,解決中正區...

原民立委保部落居民安全 花蓮呂範溪獲1,600萬整治

花蓮玉里馬泰林部落的呂範溪,去年因康芮颱風導致大量土石下移,造成河道淤積、溪水右岸溢流,對居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威脅。立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