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教育開刀第一步?我禁3所大陸院校學歷與交流 陸委會這樣說

教育部20日宣告禁止大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北京華文學院的學歷,以及禁止我方院校與3校交流、協助招生,對此陸委會下午表示,對中共統戰部所屬的學校有疑慮,且居間代辦的行為越來越多,但強調「不會無限擴大範圍」,對於還在學的學生權益我,具體政策有待教育部決定。是否會擔憂畢業生受到歧視,陸委會也強調,「不至於吧」。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0日下午在記者會上指出,這3所學校之所以由統戰部管,有歷史淵源,比如華僑大學早期就是針對東南亞華僑,1990年代以後開始做港澳台,暨南大學也是一樣,「他們給台灣學生入學方案確實是相當優惠」,去那邊念的人數也不少。
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原本是大陸國務院僑辦管理的高校,2018年機構改革後併入中共統戰部。梁文傑強調,統戰部下面所屬的單位、學校,「自然我們就會有一些疑慮」,華僑大學從來沒有被教育部認證過,北京華文學院也沒有,只有暨南大學被認證,所以教育部針對的是暨南大學,目前有1200位學生還在該校就學。
他表示,教育部對於還在學的學生權益「我想教育部會有其他方法,就學權益基本上必須要保障,但具體政策是什麼有待教育部決定」,另外政府也發現有不少在辦理招生或者居間介紹的單位團體或公司,我方高中職學校也有配合代辦協助,「我們會留意是否有違法問題」,因目前兩岸條例第23條禁止招生。
陸委會並未回應此舉是否是對大陸沒有放行學位生來台的反制作為。至於陸方會不會反制,梁文傑說,現在承認大陸學歷的有150幾所學校,今天其實就是暨南大學而已,「我們並不會無限擴大範圍,只是看到有些問題,我想大陸的學校還很多啦,影響層面並不會太大」。
他也提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指其現在是被美國列為按中共軍方關係密切的學校,所以每一間學校有它不同的性質,「我們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應處」。
對於是否擔憂這幾所學校畢業生回台會滲透台灣單位的問題?梁文傑說,統戰部要辦學校自然就有統戰部目標要達成,「如果有做一些吸收或者希望回台做統戰工作,我們並不意外」,也是因為這樣,教育部今天才會特別提出這一點。而為何在這個時間點宣布?梁文傑表示,已看到居間代辦的行為越來越多,招生人數有增加趨勢,所以雖然2018年暨南大學就歸屬統戰部管,「但這幾年看到人數是多了一點,希望我方學生若去大陸就學還是去由他們教育部管轄的比較正規的學校」。
本報記者詢問,過往暨南大學有不少台灣畢業生,是否會擔憂他們在台灣社會遭到歧視?梁文傑說「不至於吧」,現在是因為過去並沒有點出這樣的問題,教育部有他的方針,陸委會特別關心的是很多人做中介工作。至於未來是否會禁止所有與中共統戰部相關活動、機制與交流?梁文傑則回應,「相關工作一直在進行,也不是從現在才開始」。
對於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這是民進黨搞對抗,梁文傑則指出,台灣70幾年來是靠自己努力跟警惕才能生存下來,「哪天我們失去了警惕,台灣可能就很難存在,這並不是為了搞對抗」,如果今天執政者不是民進黨、而是國民黨,「我想很多政策應也是一致的」。
一位不願具名的大陸暨南大學教職人士向本報表示,政治力量刻意透過大眾對「統戰」的誤解,切斷兩岸學術交流的第一步,犧牲的是無數在相關學校就讀的台生的權益。更何況學術講究的是研究實力,暨大學術排名超過很多台灣學校。恐怕這只是台灣執政黨拿教育開刀的第一步,畢竟大陸各校都設有統戰部,下一步會不會就是全面禁止交流,甚至禁止前往就學呢?
他補充指,根據查詢,廣州暨南大學在QS 2025的世界大學排名為第580名,排名僅次於台大、清大、成大、陽明交大、台科大、北科大、台師大及中山等8校。
而另一位數年前從大陸暨南大學畢業的台灣青年則向本報指出,照過往情況,自己不認為課程會很大程度被中共主導,因為諸如馬列主義等大陸學生必修思政課,境外學生不用必修。至於是否憂心未來台灣社會對大陸暨南的學歷有歧視?這位畢業生坦言,自己覺得會嚴重被衝擊。「儘管可能畢業的,學歷還會承認,但未免被釘上標籤,學歷與統戰滲透不該粗暴被聯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