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如何跟美方「嚴正交涉」降低關稅 賴政府撒幣補助外毫無對策

今明雲多偶小雨 吳德榮:下周變天 強對流伴隨劇烈天氣

大陸各省接連召開對台工作會議 部署今年對台工作

大陸各省接連召開對台工作會議,圖為廣東省4月2日在廣州召開對台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鞏固拓展粵台交流,支持更多台商台企落戶廣東。(圖/取自「印象粵台」微信公眾號)
大陸各省接連召開對台工作會議,圖為廣東省4月2日在廣州召開對台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鞏固拓展粵台交流,支持更多台商台企落戶廣東。(圖/取自「印象粵台」微信公眾號)

中共2月底於北京召開對台工作會議後,歷經大陸全國兩會,近期自3月中旬開始,大陸各省市接連召開對台工作會議,部署今年的對台工作,其中不少省份都特別提到要加強該省與台灣的交流。

據本報記者整理,3月中旬迄今,大陸多個省份已經召開對台工作會議,包含福北省(3月19日)、江蘇省(3月20日)、福建省(3月25日)、江西省(3月25日)、山東省(3月25日)、貴州省(3月25日)、雲南省(3月26日)、河南省(3月26日)、廣東省(4月2日)、安徽省(4月3日)、山西省(4月3日)等,其中,雲南省、山東省是以中共省委名義召開省委對台工作會議,其餘省份則是全省對台工作會議。

各省大多係由省委常委兼統戰部長出席會議並講話,由副省長主持會議。規格較高的則是福建省由省委書記周祖翼、省長趙龍出席,其次為江西省由專職的省委副書記陳永奇出席。

各省的對台工作會議多提到要加強交流,如雲南省稱「加強雲台經濟文化交流,推動雲台融合發展」,河南省提到「推動豫台交流交往」,江西省指出「要積極擴大贛台各領域交流交往」,安徽省表示要「深化皖台經濟合作、交流往來和融合發展」。此外多省都提到台商的營商環境問題,強調要優化涉台營商環境,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切實維護台胞台企合法權益。

至於指標性的副省級城市廈門市,也在4月1日召開對台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崔永輝表示,要進一步夯實以通促融基礎,拓展兩岸經貿合作,推動廈金基礎設施聯通,著力暢通兩岸直接往來,大力完善兩岸標準共通,以軟硬體的聯通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要進一步拓展以惠促融廣度,深化落實同等待遇政策,持續加強對台引才工作,要進一步拉緊以情促融紐帶,辦好重大涉台活動,深化基層人文交流,拓展廈金各領域交流合作。

此前在2月25日至26日,中共於北京市召開了今年度的對台工作會議,由中共政治局常委兼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王滬寧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堅決打擊台獨挑舋行徑,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擴大兩岸人員往來,支持大陸台商台企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要為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圓夢創造更好條件。要堅決反對和遏制外部勢力干涉,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

中共 北京

延伸閱讀

科技業四大領域淪陷 業者嘆東南亞布局「白忙一場」

美對陸平均關稅將達65% 經濟拖累將超過2018年貿易戰

砲火直攻這兩人!洪申翰登場新北宣講 喊話:願當台灣民主側翼

中共中央軍紀委副書記唐勇中將 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相關新聞

陸青年養老院月繳近7千就能躺平?業者和網友沒說的事

面對學業、求職、職場一波波高壓,中國大陸90、00後年輕人不想再當「牛馬打工人」、想「反內捲」、想佛系、想「躺平」,有人仿效歐美,幫自己安排Gap Year(間隔年)壯遊旅行,也有人跑去住爆火的「青年養老院」,後者號稱僅月付1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800元)就能包食宿,安排各種社交活動與心靈課程,但事情真的那麼美好嗎?有網友分享「踩雷」經驗,也有經營者談了背後著眼的商機考量。

對台工作會 陸多省喊交流

中共二月底於北京召開對台工作會議後,近期自三月中旬開始,大陸各省市接連召開對台工作會議,部署今年的對台工作,其中不少省市...

陸博物館 推台胞族譜尋根服務

大陸加強台灣同胞赴陸尋根聯繫工作,最近在兩岸小三通的福建泉州碼頭設立聯絡箱,提供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相關服務由中國閩台...

「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美候任駐北京大使:繼續遵守三公報、六項保證

受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為新任駐北京大使的裴度,在美國參議院的任命聽證會上表示,將繼續遵守一個中國政策、美國與大陸的三公報和六...

亞冬會被駭 這國家攻擊3798萬次 傳美政府背後支持

中國官方指亞冬會時遭駭客網攻。今年2月,第9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於在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

偷拍遼寧艦 3名菲律賓情報機關「制內間諜」在中被捕

中國央視新聞3日報導,近日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經縝密偵查,成功摧毀菲律賓間諜情報機關在中國布建的某情報網路,依法拘捕3名涉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