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亞亞」返陸後首露面 直言民進黨當局「害怕1局面」

圖為陸配亞亞涉武統言論限期離境,與丈夫和兒女在登機口擁抱道別。聯合報資料照片
圖為陸配亞亞涉武統言論限期離境,與丈夫和兒女在登機口擁抱道別。聯合報資料照片

遭廢止居留許可返中的陸配亞亞」劉振亞,日前在深圳接受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旗下雜誌專訪時頻頻為自己叫屈,並堅稱「台灣永遠是中國的台灣,祖國統一勢不可擋」。而她就像大陸,孩子就像台灣,「孩子們會飛奔到我的懷裡,再不分離」。

環球時報旗下雜誌「環球人物」11日以「陸配『亞亞』:我被『台獨』分子趕回大陸始末」為題報導,指亞亞4日在深圳蓮花山公園接受專訪,並附上她戴帽及身著黃色洋裝的現場照,成為她返回中國後首度公開受訪。但亞亞在訪問中又提到,這段時間她「待在湖南老家」。

報導開頭就聲稱,4月4日是台灣的兒童節,但42歲的陸配亞亞無法見到3個兒女,「民進黨當局」以「莫須有的鼓吹武統罪名對陸配進行的迫害」,讓世人看見「有些離別,比槍炮更震碎人心」,而亞亞「選在這一天首次接受專訪」。

至於為什麼要選在深圳受訪,亞亞解釋說,她2012年在深圳工作時,與因工作往來於兩岸三地的丈夫相識相戀,去年還帶孩子們去旅遊過,「對深圳很有感情」。

在專訪中,亞亞頻頻表達對移民署從約談至裁定廢止依親居留許可的不滿,聲稱「台灣當局一步步地追殺我」、「針對我的『輿論絞殺』正式開始」、「我徹底看清了『民進黨當局』就是要獵殺我們陸配」,並指她擔心堅持不走會被「狗急跳牆」,在與律師溝通後決定「尊重台灣地區有關規定」,離開台灣。

亞亞並針對她當時引發眾多議論的「萬劫不復的深淵」說解釋,她說的是「謠言把我和我的家人推向那種萬劫不復的深淵」,難道不是嗎?結果有人將她的話曲解為「回大陸是回深淵」。

她並強調,自己根本沒有謠言所說的「大陸前夫」、「大陸小孩」及把前夫、小孩、父母帶到台灣享受台灣的健保,這些說法完全是捏造的。她的父母只在她生孩子、坐月子期間去台灣探親過。

亞亞又解釋,自己拍短片最開始「只是想記錄孩子的成長」。在她的女兒「小當歸」去哈爾濱遊玩的短片爆紅後,「第一次感覺自己身上有一種使命感」,「或許可以用短視頻(短片)促進兩岸交流」,她「沒想過要把流量變現」,說她利用帳號賺了很多錢的說法是謠言。

她說,自己這段時間「待在湖南老家」,父母覺得她明顯瘦了,很心疼她。而自己確實吃不好、睡不好,主要是擔心孩子。因為這段時間沒露面,有人造謠她現在成了階下囚,「離不離譜?」。

亞亞還在專訪中宣稱,以前他的雙胞胎兒子班上近30名學生,可能只有兩個兒子自認是中國人;後來「他們驕傲地告訴我,因為他們的努力,班上有大半同學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民進黨當局』害怕的就是這樣的局面」。

她最後聲稱,「我還是那句話,台灣永遠是中國的台灣,台獨死路一條,祖國統一勢不可擋」。「我就像大陸,我的孩子就像台灣,我相信我們總有見面的一天。等到那一天,孩子們會飛奔到我的懷裡,我們會擁抱彼此,再不分離」。

亞亞 兩岸關係 台獨 深圳 父母 陸配

延伸閱讀

陸配來台人人自危 難彰顯台灣民主

大動作來了?北京首都機場出現大量鮮紅「統一」標語 引發側目

影╱陸配前議員今提訴訟 史雪燕求償100萬元

陸配議員是「外國人」?史雪燕今提訴訟求償100萬:我是兩岸犧牲品

相關新聞

習近平籲「全球南方」抵制濫徵關稅

美國與中國大陸關稅戰升溫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習近平昨與大馬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首相安華會談...

陸委會封殺上海團效應浮現? 今年雙城論壇2市「靜悄悄」

兩岸交流日益緊縮,過去雙城論壇籌辦,從當年度燈節活動交流之後,上海台北雙方幕僚就會開始前期作業,但今年陸委會封殺行之有年...

教育部編教材「識讀中國威脅」 陸國台辦回應

教育部長鄭英耀近日表示「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毋庸置疑」,並稱已召集社會學科教師編撰教材,內容包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國...

民主歸零:成立30年,香港民主黨解散

香港又一個民主派政黨解散——2025年4月13日,香港民主黨經特別會員大會,以絕大多數選票,同意授權進行解散事宜。香港民主黨成立於1994年,至今有30年歷史,在2月宣布展開解散程序、4月13日會員投票,接下來將會進行清算等解散程序,黨主席羅健熙表示程序完成的具體時間可能在今年內或是明年初。這是從2020年以來,香港政治情勢驟變之下,又一個解散的香港民主派政黨。

陸配除籍證明 3狀況可延後繳

大陸委員會昨日表示,就陸配來台設籍定居者需繳附喪失原籍證明案,政府順應民眾要求,提出替代方案或展延繳附期間,以便減免當事...

習近平訪越南 籲共同反對單邊霸凌

美中關稅戰延燒,北京持續拉攏各國,加強周邊國家關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抵達越南訪問,與越共總書記蘇林會談時強調,當前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