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虎航復活節優惠全航線100元起 尊榮虎10點開搶

Apple Watch又救一條命!女收1通知「發現血癌」續命:感謝扭轉命運

陳菊移出加護病房病況朝正向發展 住進自費病房1日上萬元

李顯龍:關稅戰嚴重損害中美關係 兩國已難再合作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指出,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可以預見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會因貿易問題進一步加劇,這也意味著新加坡所處的地區將變得不那麼穩定。(路透)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指出,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可以預見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會因貿易問題進一步加劇,這也意味著新加坡所處的地區將變得不那麼穩定。(路透)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指出,已經開打的中美關稅戰嚴重損害兩國關係,極端的關稅措施實質上扼殺了雙邊貿易,使得商貿活動停滯,兩國在其他同樣重要的問題上,也因此很難繼續合作。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李顯龍14日在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中心禮堂與工運領袖對話時說,「這場衝突將因此持續升級,對美中關係帶來深遠影響。」

中美雙方目前已進行五次輪番報復式加稅。美國向中國加徵145%的關稅,中國對美國加徵的關稅則是125%。

李顯龍表示,中美關係問題已經醞釀多年,歐巴馬上任時,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就開始發生變化,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態度逐漸變得更加強硬,成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

「我們經常說美國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但是在對中國的立場上,美國人是團結一致的,也就是中國是對美國迫在眉睫的挑戰,必須嚴肅對待。」李顯龍說。

他分析,美國正在努力保持領先位置,防止中國趕超,而中國認為有權謀求自身發展,這樣的深層次衝突無法輕易解決,而最新的貿易戰進一步加劇矛盾,也會影響全世界。

李顯龍指出,不同國家面對不同貿易規則時的混亂,將帶來不確定性,並大幅減少貿易投資與商業合作機會。關稅的不平等也會扼殺貿易、推高成本和抑制增長。此外,如果其他國家還擊,更會造成向下螺旋,影響更加深遠。

他希望東協和歐盟等區域組織,以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夥伴,能繼續攜手推動多邊自由貿易。

此外,李顯龍也提醒新加坡民眾,要為長期經濟變數做準備。他表示,穩定的外部環境已經不復存在,這段不確定時期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並且對就業和經濟造成影響。

李顯龍預期,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範圍廣泛,而且未來五年至十年的不確定性都會非常高,外部環境也變得不再友善。

他指出,川普日前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實質上就是放棄了過去行之有效的世界貿易體系,改變了對大國小國一視同仁的制度。

「美國正在尋求並推動一個根本上不同的世界,這樣的做法不是雙贏,而是一輸一贏。換句話說,美國只關心自己是否得利,並不在意其他國家是否也能從中受益。」

李顯龍提醒,貿易戰會衝擊各行各業,顛覆商業運作。原有的商業模式突然消失,不只是無法繼續招聘員工,而且可能造成許多人突然失業,這會很快地引發經濟衰退。一旦加徵關稅來保護本國市場,就很難撤回這些措施。

李顯龍 經濟衰退 美國

延伸閱讀

繼消費電子產品之後 川普也考慮豁免關稅的項目是這個

蘋果帶動道瓊漲逾300點 市場因關稅暫緩喘息但疑慮仍在

輝達宣布投資美國 打造AI超級電腦…川普:很榮幸

川普意外豁免關稅…科技股領漲 美股道指升逾300點

相關新聞

陸委會封殺上海團效應浮現? 今年雙城論壇2市「靜悄悄」

兩岸交流日益緊縮,過去雙城論壇籌辦,從當年度燈節活動交流之後,上海台北雙方幕僚就會開始前期作業,但今年陸委會封殺行之有年...

習近平訪越南 籲共同反對單邊霸凌

美中關稅戰延燒,北京持續拉攏各國,加強周邊國家關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抵達越南訪問,與越共總書記蘇林會談時強調,當前變...

陸通緝三名美國國安局黑客

根據新華社4月15日援引哈爾濱警方披露的消息,「此次針對亞冬會開展網絡攻擊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精心組織實施的一次網絡攻擊行動,實施此次網絡攻擊行動的組織是美國國家安全局信息情報部…

陸配補件期太短 陸委會:滾動檢討

移民署要求約一點二萬名在台定居的原陸籍人士補件「喪失原籍證明」。移民青年倡議陣線昨天說,三個月的補件期限非常不合理,應至...

年輕人消失 無人村激增 中國人口僅剩10億?

近一年來,中國網路上不停流傳一個疑問:「人都去哪了?」

春哥侃陸/應對川普關稅戰 解讀北京外交多方布局

中美關稅戰戰火由暗轉明,有可能打成持久戰。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時先邀請西班牙首相相桑切斯訪陸,後又選擇出訪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 該如何解讀? 聯合報資深香港特派員李春從北京上一輪中美貿易戰擬定的「對美四原則」、到近期中共外交層面兩場重要會議舉辦的時機、會後提出的重點要求,看中國大陸如何此次從東南亞到歐洲,部署外交攻勢,應對蔓延全球的川普關稅戰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