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非核氫彈曝光!鎖定台北城市戰 可引爆1000多度火球燃燒逾2秒

亞洲時報引述南華早報消息報導,中國大陸近日成功試爆新型非核氫彈,可引爆超過攝氏1000度的高溫火球並持續燃燒2秒以上,除具高熱與震波殺傷力,更可針對建築物與地下掩體內部目標進行定向打擊,目的正是為了在城市戰中打擊台灣防禦、瓦解抵抗意志,尤其對如台北這類高樓密集、地底空間廣大的城市戰場,構成潛在戰術威脅。
南華早報20日報導,根據中文期刊《彈箭與制導學報》一篇同儕審核研究,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705研究所近日透過受控實驗,成功引爆這新型非核氫彈,其主要成分為氫化鎂(magnesium hydride)。
根據研究,這枚炸彈重量2公斤,在啟動過程中,震波會將材料粉碎為微米級顆粒,進而釋放氫氣點燃並持續燃燒,在沒有使用任何核材料的情況下,可炸出超過攝氏1000度火球,並且持續超過2秒,相當於等量傳統炸藥三硝基甲苯(TNT)持續時間的15倍,可造成更長時間的熱損害,並具備集中於特定目標進行攻擊的效果。
研究人員強調這款炸彈的軍事應用,涵蓋大範圍熱能打擊與精準摧毀目標,其可控制的連鎖反應機制是關鍵。
這款新型氫化鎂炸彈具具備類似空爆燃燒彈(thermobaric weapon),又稱「溫壓彈」、「溫壓武器」,能釋放高溫火球與持續震波,對掩體與建築物內的部隊具有高度殺傷力。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部署TOS-1溫壓火箭可作為這枚炸彈的參照,若中國入侵台灣陷入城市消耗戰,亦可能採用類似手段重創建築內守軍、消耗氧氣、造成內傷。
2022年書籍《跨越台灣海峽》(Crossing the Strait)中,其中一名作者、智庫蘭德公司高級政策分析家李思樂(Sale Lilly)指出,中國在城市作戰上奉行「瓷器店裡打老鼠」的策略,即在最大程度保留城市結構下進行殘酷壓制,對於台北等城市龐大的地下設施,如停車場、商場與捷運,將進一步擴大城市戰空間。
此外,這些基礎設施可能成為台灣進行消耗防禦的重要資產。有專家認為,若台灣需在沒有美國協助下自衛,其城市環境將提供理想的防禦條件;火力打擊將製造更多瓦礫與防線,使共軍在地上與地下都需投入大量兵力與時間,進行艱苦推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