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川普關稅有解?王健全提「台日韓結盟」:替代大陸生產

美中關稅戰持續,針對美中脫鉤對台灣的衝擊,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美國若要再工業化,必要解構大陸的競爭力,他並建議美國應促成台日韓三國組成策略聯盟。他認為,若此情境成真,台日韓三國或許可確保未來20年寡占美國市場。結盟可解決替代大陸原本食衣住行科技的生產,也能解決對美龐大順差的貿易問題。
中經院28日舉辦「川普關稅風暴 智庫視角x政策對應」研討會,王健全指,台灣除戰術外,還有個戰略就是現在只能跟美國「見招拆招」,因為美中兩國的元首都是雙子座,「這兩個人加起來有四個面孔」,難以猜測他們的想法,台灣要有自己的戰略,不然只會被牽著走,「會慢慢地變得很辛苦」。
王健全表示,川普的個性,善變且充滿彈性、彈性對企業營運是優點,但對金融市場來說,最怕不確定性,因此造成這次股、匯、債三殺。尤其他是生意人,現在一系列措施最主要是為了解決其國內問題,解決美國債務問題、各國對美國貿易差距,同時,大陸對美國是最大的假想敵,原因在於,大陸是對美國貿易順差最大的國家。
鑑於此,王健全稱,關稅政策對川普既是手段也是目標。同時,他也能因此有機會未來在國會爭取利多,如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降低稅金,以說服國會。 不過,王健全說,目前看來「川普只有目標,沒有策略」,因此川普選擇「柿子挑軟的吃」,他只要與各國雙邊談判,即關起門來各個擊破,每個國家要的條件不同,這就是他的手段,但是這樣的方式不能同樣地套在對上大陸,大陸會翻臉。
然而,與大陸對抗,王健全表示,除了電子資訊業外,美國的食衣住行育樂都需仰賴大陸進口的貨品,將來這些東西不斷漲價,「美國撐得下去嗎?」尤其是沒有替代品,只會讓通膨上升,民眾怨聲載道。同時,川普又與全世界多國為敵,大家開始保護措施,美國還有出口市場嗎?這無疑是對未來美國製造出口市場的封殺。
王健全認為,若美國要再工業化,必要解構大陸的競爭力,或許需要促成台日韓策略聯盟。在90年代,大陸崛起是依賴日本的原料、技術,還有南韓的消費性電子、投資,以及台灣的汽車、紡織、半導體等供應鏈,那麼過去如此,台日韓如今也可助力美國解構大陸的經濟競爭。而建設成真,台日韓有機會能確保未來20年寡占美國市場。
此外,王健全認為,美國應對台日韓採取低關稅,甚至以免關稅為誘因,結盟可解決替代大陸原本食衣住行科技的生產,也能一併解決對美龐大順差的貿易問題,若台日韓加碼對美國投資,除換取美國低關稅外,也能以綠色通道、經濟特區方式,以歐洲為出口市場。如此一來,台灣或是日韓一些傳統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才可以得到保全。相反地,若美國將各國各自處理,台灣就需要更大的戰略應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