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北京不就範…學者:川普將採地緣戰略 台灣是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各國加徵對等關稅,中國大陸強勢反擊,大陸外交部更喊出「不跪」,雙方陷入對峙。政大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30日分析,如果在科技、關稅問題上,川普都無法讓習近平就範,接下來川普很明顯會選擇運用地緣戰略,「台灣就會是關鍵」。
川普29日就職屆滿百日,政大國關中心30日舉辦「美國川普總統百日新政的影響與展望」座談會,邀請學者就美國內政、外交、軍事政策以及關稅戰等議題進行分析。王信賢在會後接受本報採訪作出上述表示。
對於大陸有何「底氣」強硬回擊川普關稅戰,王信賢在會中提到,這一場關稅戰對中國的衝擊很大,但事實上,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北京就定義為「持久戰」,實際上已經準備7年,強調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也積極推動「周邊外交」,改善與鄰近國家的關係。
不過,他判斷,周邊國家安全防衛仍非常依賴美國,經貿上其實也是依賴美國,面對川普關稅戰,這些國家與北京互動主要是在提高對美國的要價。
美中就關稅展開談判陷入僵局,王信賢認為,短期之內,習近平的條件比川普好,習近平不需要面對媒體、在野黨壓力與民調,近期還積極操作內部民族主義,加大轉圜的機會。儘管長期來講,對大陸經濟的打擊很大,絕對是不利的,「但重點在於,川普有沒有辦法撐過短期」。
王信賢認為,如果在科技、關稅問題上,川普都無法讓習近平就範,「接下來很明顯會選擇運用地緣戰略,台灣就會是關鍵」。他指出,經濟相關議題是川普最在意的,中國在這一波如果挺下去,中美沒有再談的話,不只台灣議題,川普第一任期的美國國務卿龐培歐提出「區隔中國人民與中共」,都是川普可能出招的方法。
就近期台灣社會內的「疑美論」,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在座談會上指出,台灣位於第一島鏈正中央,幫助美國確保中共沒有辦法真正成為一個太平洋國家,對美國具備不可取代的戰略價值。他認為,除非美國放棄目前全球戰略定位,否則即便川普政府跟北京就關稅、經貿議題有相當程度的協商妥協和利益交換,川普不至於把攸關美國整體國家安全發展的最重要條件拱手讓給中共。
觀察川普的同盟政策,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陳至潔指出,川普目前對歐洲盟友採取嚴厲批判、交易式的政策,但對印太盟國的態度截然不同,呈現出有利於台灣的局勢。他認為,未來台菲與台日的防衛安全交流程度與頻率會提升,台日與台菲還有台美的防衛情報共享,以及台灣參與由美軍主導的印太區域軍事演習的機會明顯上升,台灣在印太安全防衛上的孤立程度會獲得緩解。
陳至潔提到,台灣不像東南亞國家可以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兩邊押寶,因為在美中當中有一個國家是對台灣有領土上面的企圖,我們只能持續綁定美國,因此台灣內部對於川普的執政要有務實的看法,冷靜處理川普在經貿事務跟安全事務上的脫鉤,並在對外政策上尋求國內共識,冷靜面對衝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