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俄關係無上限 打破川普「逆季辛吉」戰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和俄羅斯總統普亭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台上並肩而立,普亭慷慨地稱習近平為「主要嘉賓」。英媒分析,這無異打破有觀點稱美國總統川普的「逆季辛吉」式、即聯俄制中的外交戰略,破除所謂「逆季辛吉」現象的可能性。不過中俄關係看似「無上限」,但不斷變化的政治現實,也讓他們同時也正在「走鋼絲」。
據BBC(英國廣播公司)分析指出,今年俄羅斯「勝利日閱兵」80周年,因俄烏衝突,歐美領導人普遍抵制,主席台上領導人數量略顯凋零,這讓習近平的出席更為顯著,體現出俄烏戰爭後,中國在俄羅斯和歐洲之間試圖平衡的努力。一方面,依然保持與俄羅斯的外交互動,經貿關係甚至進一步加強;同時,聲稱應該尊重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而且未向俄羅斯援助軍火。
在川普第二任期,認為川普在實施「反季辛吉」式外交戰略的觀點甚囂塵上,透過結好俄羅斯來牽制中國,反轉了季辛吉時代「聯華抗俄」的思路。
澳洲前駐俄大使唐普德(Peter Tesch)認為,「習近平和普亭在紅場上並肩而立,發送對普亭而言強有力的信號:俄羅斯並非孤立無援,俄中夥伴關係堅如磐石,攜手同行的決心毫不動搖,根本不存在『逆季辛吉』的可能性」,這種象徵意義非同小可。
冷戰時期的美國外交戰略家亨利·季辛吉曾通過「聯中制蘇」策略重塑全球權力格局。但此時的中俄關係,不同於當年的中蘇關係。
「『逆季辛吉』的愚蠢之處在於錯誤記憶了季辛吉的角色」,美國和平研究所大衛·布羅斯托夫(David Brostoff)撰文表示,季辛吉可不是通過與毛澤東的和解來分裂中國和蘇聯,季辛吉在1971年秘密會晤毛澤東時,中蘇已經分裂,因此,季辛吉的優點在於他的機會主義:識別這一分裂並利用它促進美國國家利益的能力。
報導並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如今的中俄,在「經濟井噴」,安全合作上加強,政治上則相對平穩,甚至更有節制,甚至是「同床異夢」,兩國「無上限」的夥伴關係顯然有限制,這些限制是由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現實所塑造的,而這些現實又取決於他們各自與西方的關係。中俄關係的未來,猶如「走鋼絲」。
但儘管有這些波動,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與普亭分享著一個根本共同利益:維護政權安全並努力建立替代性世界秩序。北京的理想局面,是讓俄羅斯強大到能抗衡西方,又足夠薄弱而始終依附於中國。但要維持這一微妙平衡,難度正與日俱增,其影響波及全球。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