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海基會人事改革 「兩岸談判老兵」等多位主管離退

海基會近期啟動改革措施,進行組織優化,且再度傳出人事異動。包含資深的秘書處處長黃國瑞在內,近期已有多位主管離職、優退,對此海基會解釋,這段期間有4位主管離職,部分使用了優退方案。
據了解,黃國瑞即將在月底離職,他早在1990年代海基會成立初期就到海基會服務,是會內碩果僅存的極少數擁有這方面完整經驗的人員,在海基會歷經專員、綜合處副處長、法律處處長、秘書處處長等職。黃國瑞是1990年代以降兩岸談判桌上多次出現的正式成員,且曾陪同歷年海基會高層到大陸參訪與談判,協助處理詐騙案遣返交涉等。
而就此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9日向本報回應指出,「最近這段期間」海基會內有4位主管離職,包含處長黃國瑞在內,部分主管使用「優退」方案。
所謂「優退」方案,根據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在3月曾向媒體的說明,海基會應對立法院的預算刪減狀況,也趁此時考慮組織優化,在節省人事開銷上,臨時人員採取遇缺不補模式,一年一簽合約結束後不再續約。海基會董事會也通過自願退休優退方案,鼓勵符合退休資格人員提早退休,期盼能夠達到組織活化、年輕幹部可升遷的效果。
熟悉兩岸事務的人士向本報指,現在海基會真正有兩岸談判事務經驗只有寥寥數人,他們應該是兩岸之寶。並且,實務上海基會處長仍然被當作事務官,但只要政黨(或領導人)輪替,他們常被當作政務官淘汰,不過這些處長替被替換時,有個「遊戲規則」,海基會都會上報給補助機關陸委會,特別是陸委會法政處(陸委會捐助海基會的款項係列入法政業務),這次似乎「有問題」。
對於海基會這波人事變動是否有循例,先通報給陸委會法政處?陸委會9日向本報表示,有關海基會高層人員的派任,依相關人事規定,「視其層級須報經行政院或本會核定或由本會同意備查」,但未直接證實收到上述離職人事案。
去年6月,羅文嘉上任秘書長以來,積極進行人事調整與「改革」,海基會已有多位處長、副處長發生異動,依本報記者不完全的統計,包含原先的綜合處處長洪浦釗在內,至少有6位副處長以上主管調動、離職或退休,其中部分為自願優退,但部分並非如此。
海基會會務人員編制數為122人,根據海基會的預算書,114年與113年實施人力精簡政策,預算員額較編制員額減編12員,包括主任1員、科長4員、資深高級專員1員、高級專員1員、科員1員、雇員3員、工友1員,減編後會務人員員額為110人。
海基會114年度預算書裡面,對於人事費用,列為1億7,333萬2,000元,其中主管的人事費為7,358萬、職員為9,242.5萬、駕駛工友為732.7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