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5行事曆更新!4+1新假上路 今年連休9天還有5次機會

網紅「小周牙醫」歧視同志言論挨轟!道歉被網抓包IG、YT秒做1事:沒誠意

中藥販售新令違法?藥師公會理事長告衛福部長涉圖利 怒批「像在當皇帝」

新聞觀察站/紀念二戰80年 兩岸領導人史觀對撞

俄羅斯9日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慶典。(新華社)
俄羅斯9日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慶典。(新華社)

今年是二戰勝利80周年,亞洲與歐洲戰場的紀念慶典,可謂互別苗頭,極具政治味。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甫結束對俄羅斯的訪問,也將在9月迎來俄國總統普亭對北京的訪問。

二戰勝利奠定當前國際格局的基礎,二戰史觀當然也牽涉當代國際秩序甚巨。因德、日投降、簽訂降書日期、時區等差異,同盟國陣營連紀念日的計算都不同,從5月初到9月初不等。各國領導人在國際場合上偏好紀念「哪個」日子,亦折射出對二戰史觀的側重。

在歐洲,戰爭勝利80周年的紀念,引起不少矛盾,因為俄烏戰爭仍在進行,部分東歐領導人赴莫斯科出席閱兵,周邊國家揚言關閉領空拒絕放行。而台灣領導人賴清德在5月8日接見外國使節,發表歐戰勝利80周年演說,創下台北首次紀念,這一日期選擇,首先就有別於習近平赴莫斯科參加的5月9日慶典。

二戰誰貢獻多,最近也引起爭論。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沒有美國,二戰不會獲勝,並將5月8日命名為「二戰勝利日」,但旋即引來俄國前總統麥維德夫斥為「胡言亂語」,因蘇聯二戰喪生2千多萬人,遠多於美國。

二戰該從什麼角度紀念,更是南轅北轍。習近平與普亭此次簽署的聯合聲明,指出中國大陸和俄羅斯肩負維護「正確二戰史觀」的共同責任和使命,雙方將堅定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共同抵制美化納粹、新納粹主義抬頭、軍國主義復辟。而賴清德則說,二戰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姑息只會讓侵略者食髓知味並且膨脹更大的野心與自滿的利牙,並強調當前台灣與歐洲「正共同面對新極權集團的威脅」。

對比之下,兩岸領導人的二戰史觀出現根本衝突,且分別用來替自身對當前國際格局的立場進行辯護。儘管如此,並不表示相較亞洲戰場,中華民國跟歐戰的聯繫就更深。

雖然賴清德此次談話隻字未提台灣抗戰對二戰的貢獻,不過各部會回應的焦點卻難以迴避,如外交部政次陳明祺就提到,「我們中華民國當然受到鄰居的侵略,這是無庸置疑的」;對普亭附和「中共領導抗戰說」,陸委會也駁斥稱,中共僅藉機擴張、鞏固共產勢力,對抗戰並無實質貢獻,更遑論「領導」抗戰。

對這段歷史的詮釋,更重要的也在於鋪陳當下。中共官媒環球時報日前即發表社評稱「當前國際秩序面臨多重衝擊,深層原因與二戰史觀的動搖有著緊密的聯繫」,劍指之處除單邊主義,還包含日本再軍事化、台灣地位未定論等。

中共 二戰 抗戰 美國 習近平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傅崐萁喊話賴清德懷慈母心 團結盼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普亭拋15日在伊斯坦堡會談 基輔尚未回應

烏克蘭單方宣布停火 普亭願直接與烏談判

俄烏停戰前奏?普亭提議5月15日與烏克蘭直接談判 避談30天停火

相關新聞

怕遭查水表? 福建泉郡富美宮參訪拱天宮二媽遊庄喊卡

福建泉郡富美宮蕭府太傅金身近日來台展開遶境行程,昨更傳出今天將來白沙屯拱天宮二媽遊庄活動,不過消息曝光後引發陸委會重視並...

遭陸委會點名的藝人歐陽娜娜 任江西吉安旅遊大使

多次配合中共對台統戰而遭民進黨政府點名的藝人歐陽娜娜,5月11日正式受聘為江西吉安文化旅遊大使。在聘任儀式上,歐陽娜娜說...

邱垂正:2公職持大陸身分證75人有居住證 已註銷

政府專案清查軍公教人員持領中國大陸證件情況,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天說,第一波針對核心的軍公教人員,查處約37萬人,有2人申...

中國宮廟來台交流未申請 邱垂正:規避或虛假審查

媒體報導,中國宮廟未經申請就來台遶境。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天說,中國大陸常藉由宗教文化交流進行統戰滲透,政府紀錄中並無「富...

福建泉州富美宮交流未申請? 邱垂正:規避或虛假申請

福建泉郡富美宮蕭府太傅金身近日來台展開遶境行程,不僅連日拜會各縣市地方宮廟,更參加白沙屯媽祖遊庄活動,遭質疑為宗教統戰,...

中美會談後 新華社發表署名文章:美國需珍惜中國善意

中美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兩天經貿高層會談結束後,新華社12日凌晨發表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的署名文章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