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成立主權基金 央行前總裁彭淮南、現任楊金龍「三大立場」始終如一

行動支付盛行、ATM將走入歷史?大陸5年消失30萬台只剩80萬台

傳今年服役 福建艦加緊海試 殲35艦上彈射試飛

中國官媒央視報導,福建艦作為中國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目前正在加緊進行海試。(取材自央視)
中國官媒央視報導,福建艦作為中國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目前正在加緊進行海試。(取材自央視)

中國第3艘航母福建艦,近期傳出第八次海試消息後,官媒24日證實該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並指福建艦入列(服役)以後,可以大大提升人民海軍近海防禦和遠海護衛作戰的能力。官方並首次藉專家之口證實,殲35隱形戰機已經在艦上完成彈射試飛。報導也指,另一艘航母山東艦也於近日舉行了更貼近實戰化之「飛行保障全流程演練」。

央視新聞報導,與常規航母相比,福建艦採用彈射起飛優勢非常明顯,戰鬥機可以滿載燃料和彈藥起飛,相當於直接提升戰機作戰能力。彈射起飛還可讓航母具備搭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能力,從而大幅提升航母的預警探測和對艦載機的空情保障與指揮調度能力。此外,電磁彈射器還可以方便地控制彈射力度,「大到運輸機、預警機,小到無人機的各類機型都能以彈射方式從航母上起飛,使航母的作戰模式更靈活」。

另據港媒報導,官方24日並首次藉專家之口證實,殲35隱形戰機已經在艦上完成彈射試飛。報導推斷,福建艦離正式服役日近,有可能趕上八一建軍節或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

另外,為福建艦配套的空警600預警機,近日也與殲15T戰機編隊飛行訓練,二者已換上低可視化塗裝,也可能亮相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

中國軍事專家曹衛東指出,當採用電磁彈射以後,福建艦每晝夜起降的飛機將可以大幅度上升,海上爭奪制空權、制海權的能力就非常強大。像殲35這樣的隱形戰機能夠上艦的也在進行試飛和試驗,「作戰能力就更強」。

公開資料顯示,福建艦自去年5月首次海試,到今年3月已進行7次海試。上海海事局20日發布航行警告,將21日起對長江口部分水域實施交通管制,外界當時推測與福建艦第八次海試有關。

央視24日也播出中國另一航母山東艦開展「更加貼近實戰化」的「飛行保障全流程演練」,報導指出,隨著山東艦航母編隊的戰鬥力不斷躍升,航跡也在不斷延伸刷新。

山東艦是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艦,2019年服役,2020年5月開始出海執行軍事任務,同年12月穿越台海跨區機動;2021年5月前往南海,2022年8月組織實際使用武器;2023年參加解放軍對台「聯合利劍」演習;去年10月則與遼寧艦編隊首次開展雙航母編隊演練。

此外,近日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出動多批次殲15艦載戰鬥機,組織跨晝夜飛行訓練,展開「攻擊敵海上目標、空中護航、對抗空戰」等實戰化課目。該部領導稱,此次訓練「聚焦實戰實訓,真打實備」。

解放軍 福建 戰機 實戰化 央視

延伸閱讀

WINNER宋旻浩服役「出國旅遊、曠職」!違反《兵役法》送檢 缺席團體演唱會

宋旻浩服役「夏威夷旅遊、曠職」!違反《兵役法》送檢 缺席WINNER演唱會

新莊大拜拜即將登場 官將首竟被福建申遺?

大陸發長江口航行警告 疑航艦「福建艦」第8次海試

相關新聞

香港開放投資移民 一年來申請逾千件其中500件已獲批

香港投資移民開放一年,至4月底接獲逾1,200宗申請,其中逾500件申請者正式獲批。如所有申請獲批,可為香港帶來約370...

陸學者周志懷:「台獨無害論」將會害死台灣

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理事、前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24日於「台海新觀察第十次會議」上提出衝擊當前台海和平的四個危險...

傳今年服役 福建艦加緊海試 殲35艦上彈射試飛

中國第3艘航母福建艦,近期傳出第八次海試消息後,官媒24日證實該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並指福建艦入列(服役)以後,可以...

李強抵印尼雅加達 籲踐行多邊主義、共促共享繁榮

中國總理李強24日搭包機赴印尼國事訪問。李強抵達雅加達後表示,中國和印尼作為發展中大國和全球南方重要力量,應當進一步弘揚...

復旦學者:因為小紅書 統一後治理台灣會比香港容易

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日前在武漢大學一場演講中回答學生關於台灣問題的提問時表示,他認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時機已經越...

單邊主義衝擊全球 李強:願與印尼攜手面對風險挑戰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5日在印尼與印尼總統普拉博沃會面時說,面對當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中方願同印尼攜手應對風險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