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是「觀音菩薩」成道日 可求子開智旺事業 祭祀禁忌報你知

澳洲總理訪陸…帶上商界代表團 盼就分歧坦誠對話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右)於12日至18日訪問中國大陸,並會晤習近平(左)。圖為去年兩人在巴西G20峰會互動。路透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右)於12日至18日訪問中國大陸,並會晤習近平(左)。圖為去年兩人在巴西G20峰會互動。路透

應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昨起展開為期六天的中國行,這是他第二次以總理身分訪陸,預計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李強會面,雙方可能討論涉及經貿稀土、人工智慧,甚至是收回中企對澳洲達爾文港的經營權等議題。啟程前,艾班尼斯表示,雙方能就分歧進行坦誠的對話。

艾班尼斯此行將訪問北京、上海與成都,時間為十二至十八日,他先前已表態,會與習近平會談,內容不排除任何議題,希望加強兩國在人工智慧、綠色能源和數位經濟領域的合作。

據法廣網報導,他昨天行前對媒體說,兩國在可以合作的地方合作,但在必須分歧的地方分歧。不過,他也強調,「我們有能力就這些分歧進行坦誠的對話」。

法廣報導稱,過去十年來,中澳雙方存在許多分歧,涵蓋國安到更廣泛的太平洋地區利益。在此之前,自二○一七年貿易戰,和後續澳洲配合美國對大陸華為、中興頒布5G禁令以來,兩國關係惡化,直到艾班尼斯上台後才陸續緩和,去年底大陸解除對澳洲龍蝦進口禁令,也代表前一波大陸對澳洲貿易限制已經解除。

報導還指,本次訪問正值美國總統川普通過大規模徵收關稅,讓全球貿易格局重新洗牌之際,這將引發美國盟友們的疑慮,而澳洲希望能在北京與華府間找到某種平衡。

本次,艾班尼斯將率領由礦業、教育和農業部門的商界領袖組成的代表團訪陸,重點將是經貿交流。這是他繼二○二三年訪陸,打破兩國七年來凍結的外交關係後的第二次訪問。

港媒南華早報報導,除討論經貿等常規議題外,艾班尼斯可能還將與習近平討論,涉及澳洲北部達爾文港租給陸企九十九年的爭議。

另,據大陸外交部網站,在艾班尼斯訪華前,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十一日在吉隆坡會見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王毅表示,過去三年,中澳關係穩定下來、實現轉圜並取得正面成果,證明只要堅持夥伴關係的正確定位,兩國關係就能穩定發展,不斷取得成果。澳方奉行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時代潮流。

黃英賢表示,澳方發展積極務實的對華關係,雙方正抓緊籌備高層交往,期待能有正面成果。澳中在貿易、旅遊等領域對話合作持續取得進展,人員往來日趨活躍。澳方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變化,不支持「台獨」,願同中方坦誠溝通、深化合作,推動兩國關係持續向好發展。

艾班尼斯 習近平 經貿 稀土 王毅 澳洲 李強 台獨 北京

延伸閱讀

中俄外長會 王毅促加強東亞協作 俄玩One Love諧音梗

亞洲行與陸外長王毅在大馬面談 美國務卿:川習極可能會面

王毅:真在乎台海和平穩定就要堅決制止台獨勢力坐大

陸官媒證實: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歐

相關新聞

澳洲總理訪陸…帶上商界代表團 盼就分歧坦誠對話

應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昨起展開為期六天的中國行,這是他第二次以總理身分訪陸,預計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

為川普訪華鋪路?王毅會魯比歐 未談台灣與中美摩擦

大陸外長王毅十一日在吉隆坡會晤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據中方發布,雙方均認為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陸方分析人士認為,此次...

南海仲裁9周年 陸批不符海洋法公約「別再拿廢紙說事」

在南海仲裁案九周年之際,面對菲方要求遵守裁決,大陸外交部昨強調,不接受、不承認所謂「裁決」,還提及裁決將現由陸方實控的太...

兩岸觀策/國軍抗戰史實被消音 執政黨也推了一把

進入七月以後,大陸各地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氛圍漸濃,整片大地上的各個紀念館無不積極舉辦活動、更新展覽,準備迎接九月三日最高層級的紀念大會,而所有敘事突出的主軸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領導者。 可惜的是,中共官方在大肆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在諸多展覽、或者官方記者會上,往往以「中國軍隊」、「國民黨軍隊」一筆帶過國軍貢獻,相較於詳述新四軍、八路軍的各番號、各戰役細節,敘述上明顯「大小眼」,而推波助瀾的,還有台北的當權者。就在兩岸官方「通力合作」,數百萬國軍將士在戰場上的犧牲,形同被消音。

「一張非法無效的廢紙」南海仲裁案九周年 陸外交部強硬3點聲明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在「南海仲裁案」九周年的今天,以答記者問的方式回應稱,南海仲裁案的有關「裁決」是一張非法無效沒有拘束力的...

中俄外長會 王毅促加強東亞協作 俄玩One Love諧音梗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2025年7月1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王毅表示,中俄作為東協重要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