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大錢去瑞士卻狂吃泡麵?他不解台人想法 網曝現實面:我也這樣

大罷免決戰最後4天 游盈隆曝「5大關鍵變數」

MLB/大谷挨1轟再敲1轟 道奇「屠城」5分都靠全壘打中斷3連敗

川習傳APEC峰會前碰面 習近平可能施壓放寬科技限制

《南華早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在10月底APEC峰會前後舉行會晤。圖為川習2019年在G20峰會上見面。(美聯社)
《南華早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在10月底APEC峰會前後舉行會晤。圖為川習2019年在G20峰會上見面。(美聯社)

港媒《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在10月底APEC峰會前後舉行會晤,引發外界關注中美關係走向。大陸學者認為,雙方雖有意改善氛圍,但台灣因素、美方對陸的鷹派動作等恐干擾會面安排,主導權傾向在陸方。

據《南華早報》報導,多位消息人士透露,川普可能在10月30日至11月1日於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前赴大陸訪問,或在峰會期間與習近平場邊會晤。南韓總統李在明已邀請習近平出席峰會,川普是否出席則尚未確認。

對此,大陸外交部昨(21)日回應稱,元首外交對中美關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但未正面回應有關中美元首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會面的媒體提問。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劃主任葛來儀也指,從北京角度看,川習會有助雙邊關係穩定,並為習近平爭取向川普施壓,提供放寬科技限制與重申美方不支持台獨,甚至可能表態「支持和平統一」的立場等機會。

北京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陳琪認為,雙方確實正努力營造良好氛圍,雖然自6月以來氣氛有些波動,但彼此都有意改善氛圍以促成會面,若能在貿易與出口管制達成「合作共識」,有助正面互動。而外交觀察人士普遍認為,川普比習更積極促成會晤,主導權因而傾向陸方。歐亞集團分析師Jeremy Chan稱,「若可以,川普明天就會搭機飛北京」,但陸方更重視程序安排。

然而,有分析人士警告,台灣議題與美方鷹派動作恐成變數。其中,賴清德總統擬過境美國已引發陸方不滿。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表示,若美方高調接待,可能損害雙方累積的善意與互信。陳琪則認為,川普不太可能在準備階段「打台灣牌」。

本月初,大陸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魯比歐進行了首次會晤。魯比歐會後告訴記者,美中兩國都「強烈希望」兩國領導人進行會晤。與此同時,習近平上個月在一次通話中邀請川普夫婦訪陸,川普也向習近平發出了訪美的邀請。

《南華早報》補充,若會晤成行,將有明顯前期動作,如王毅與魯比歐的首次會談,以及川普近期放行輝達對陸出口AI晶片等,雙方也可能就稀土、出口管制及芬太尼等議題展開更多磋商。

實際上,川普今年1月底重返白宮後,中美關係一直起伏不定,川普還威脅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高額關稅。不過自那以後,雙方一直努力穩定關係,並達成了一些初步貿易協議,放鬆了中國的稀土出口限制和美國的技術貿易壁壘。

習近平 川普 中美關係

延伸閱讀

克里姆林宮:若川普和普亭9月同時訪中 不排除會面

關稅倒數!川普拍板8月1日強徵 網酸:TACO或壓軸出場?

傳川習APEC峰會前或會議期間會晤 陸外交部未正面回應

北京強硬、川普示好 華府大陸鷹派漸失勢

相關新聞

中歐領導人峰會 據稱北京不滿貿易摩擦縮一半日程

大陸外交部日前宣布,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和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將在24日訪華時,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強,以...

華府證實 一專利商標局僱員在中國遭禁止出境

美國國務院21日表示,中國政府阻止一名以個人身分訪問中國大陸的美國專利商標局雇員離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我們正在密...

陸國安部:公職人員出國不得收背包掛件、鑰匙圈等禮物

處處都是國家安全陷阱?大陸國安部22日發文指出,暑期長假已至,出境旅遊迎來高峰期,提醒公職人員、涉密單位工作人員、科研院...

路透:中美討論兩國元首今年稍晚於南韓會晤

路透引述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助手討論了兩國領導人在今年晚些時候川普訪問亞洲期間舉行會晤的...

中國啟動全球最大水電工程 印度孟加拉表示擔憂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宣布,世界最大水電站項目已在青藏高原東緣開工建設,項目預計投資約1700億美元。 這是中國自長江三峽工程以來最雄心勃勃的水電項目,預計將在本世紀

川習傳APEC峰會前碰面 習近平可能施壓放寬科技限制

港媒《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在10月底APEC峰會前後舉行會晤,引發外界關注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