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並非毫無意義!習近平失勢雜音不斷…反映陸大眾渴望改變

海外中文圈今年來不斷湧現諸如「習近平失勢」、中共軍方奪權等缺乏證據的傳言,近來也被外媒注意到。華爾街日報今天分析,這些傳言雖缺乏證據,卻非毫無意義的雜音,而是體現習近平政治體制日益個人化和不透明,更反映中國大眾對改變的渴望。
華爾街日報這篇以「『中南海秘辛』何以甚囂塵上」為題的文章表示,習近平5月底至6月初有兩週時間未公開露面,且出人意料地不參加在巴西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峰會,加上中共沒有公布5月間是否舉行了每月1次的政治局會議,都加劇了流言的廣傳。
文章說,雖然這些情況值得注意,但遠不是能證明習近平權力受到威脅的證據,任何解讀中南海內部情況的嘗試都需要抱持極為審慎的態度。事實上,這些情況的象徵可能剛好相反,因為現年已72歲的習近平,可能只是在下放更多的日常工作。
文章表示,習近平雖然減少了海外出訪,卻仍在主持中共黨政的高層會議,且改在北京接待外國領導人,他的消息仍占據著官媒的頭條。這些都很難說是一名領導人正在失勢的跡象。
文章分析,儘管如此,上述解釋還是無法平息外界對習近平權力的熱議。這類傳聞之所以持續流傳,並非因為它們「一定是真」的,而是因為在一個建立在高度保密和集權控制之上的體系中,這種傳言「聽起來有可能是真的」。
研究中國政治的學者唐志學(Joseph Torigian)直指,「傳言是中國體制的一個固有特徵」,而且「人們願意相信的那類傳言,更容易被傳播」。
文章指出,問題在於中南海這個黑箱為何總是「催生如此瘋狂的猜測」,最根本的原因是「資訊真空會助長猜測」。尤其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已經系統性地拆除了以往還存在的有限透明度和意見回饋管道。
此外,中國政治中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那就是「傳言可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而由那些意圖在民眾中散播疑慮、破壞領導人威望的人放出。
這篇文章提到,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曾說過,中共高層領導人之間不會公開挑戰對方,而是會透過背後捅刀子和散布謠言來占上風;趙紫陽就曾向其助理表達過自己對這種「兩面派」政治文化的不滿。
文章說,目前無法得知,上述的「兩面派」政治文化是否為有關習近平傳言的幕後推手。但可肯定的是,這些傳言並非憑空出現,因為習近平永無休止的清洗運動得罪了許多人,且中國正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當人們感受到這種經濟痛苦時,就會尋找替代方案。
這篇文章認為,這些傳言可能反映了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也就是(習近平的)「不明智政策」正受到挑戰,或是領導層的更迭可能會為中國經濟帶來轉機。
文章最後表示,相較於這些傳言的真實性,傳言持續存在所顯示的問題更重要,那就是體制的不透明正在滋生猜疑,也反映出大眾對改變的渴望,在當今的中國這值得傾聽,無論它是公開宣告,還是私下低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