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5周年了 「新冠一代」集體創傷仍心有餘悸
2019年底、2020年初,中國武漢的疾控部門報告了幾十起神秘的肺炎病例,沒有人預料到會因此掀起一場全球性大疫情。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封城」,5000餘萬人口的湖北省也進入封控狀態。五年後,疫情溯源、死亡人數、封控損失等資訊仍是謎團,武漢人仍然心有餘悸,學者認為,封城是很多武漢青年的人生分水嶺,也是中國「新冠一代」的集體創傷。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新冠病毒究竟從何而來,至今依然難有定論。曾參加世衛新冠病毒溯源專家小組的德國流行病學家雷恩德爾茨(Fabian Leendertz)教授表示,從科學的角度而言,新冠病毒源自實驗室洩露的可能性很低,大多數溯源研究都指向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上買賣的野生動物。
但中國方面在疫情爆發後,與國際學術界共享冠狀病毒研究數據的意願急劇降低,中國疾控中心甚至在2023年刪除資料庫中對2020年早期新冠病毒環境樣本數據。
在武漢嚴厲封控後的近三年時間裡,「清零政策」讓全國眾多城鎮陷入封控、隔離,其中,經濟中心城市上海在2022年春天連續封城兩個月,更是嚴重擾亂了全球產業鏈,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歐美國家對華「去風險」乃至「脫鉤」的進程。
香港大學病毒學教授金東雁指出,在疫情早期,新冠病毒的致死率較高,且當時還沒有疫苗上市,因此嚴格的封控措施確實起到了壓制傳播速度、拯救生命的效果。但是到了後期,清零政策卻是完全錯誤的,且「有些副作用至今仍能感受得到」。
BBC中文網報導,在武漢封城期間,公權力與個人權利的衝突不斷浮現。2020年2月7日,34歲醫師李文亮生前發布確診感染的最後微博被網民稱為「中國哭牆」,五年來超過百萬條悼念與申訴的留言持續湧入,至今仍未停息。
「疫情帶來的許多後遺症,或者說是『次生災難』,至今仍未被正視,這讓我感到非常無力。」34歲武漢社工郭晶回顧,她目睹了商店關門,居民得不到幫助,他們的親朋染疫而亡,都要人們自己去承受,「封城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個加強管控的一種嘗試,一個實驗」,「封城的那個期間根本談不上甚麼創傷⋯⋯公權力的騷擾對我來說才是創傷吧」。
封控政策給中國年輕一代留下不同程度的傷痕。郭晶說,她一些朋友選擇離開中國,有人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機會,有人是希望擺脫公權力的滋擾。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楊大利教授對「新冠一代」的未來感到憂慮。「年輕人好幾年都封在學校裡,出去實習、社會交往的機會比較少。大學生們的心態其實有相當大的一些變化吧?」從長遠來講都會有相當的影響——包括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孩子等情況。
五年後的今天,楊大利教授認為,公開透明的新冠溯源工作能有助療癒社會集體創傷,但他觀察到,中國不不鼓勵大家做這事情。因為這種回顧必然會觸及動態清零過程中的一些現象行為,以及錯誤。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