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民眾在廣東辦失業證變「創業證」 網諷:掩蓋施政不力?

中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如何降低失業率成為一大「學問」。在廣東,有網友表示去街道辦打印失業證,工作人員說「現在不叫失業證了,改叫就業創業證」。分析認為,中國當局已無法控制疫後失業情況,改以政治方式處理,減輕人民對施政不力的質疑。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有網友在社交平台X「李老師不是你老師」帳號發文稱,「上周到街道辦事處打印失業證,工作人員說『現在不叫失業證了,改名叫就業創業證啦』。我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原來政策也在與時俱進,政府鼓勵失業人員去創業。」
此事引發網友熱議,紛紛質疑「難道改了名字就不算失業了?」,還有人說:「失業也是一種職業」、「很好,現在沒有失業人員了」。
有關措施被指已實施多年,根據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頁的資料,過去比較早期的叫法是「勞動手冊」,後一度叫作「就業失業登記證」,而如今已改名為「就業創業證」。
在百度有多條影片介紹如何申請「就業創業證」,其中「法理縱橫」網站指出,申請後可領取一次性創業社保、政府職業培訓等補貼,降低創業風險,還能享有失業保險待遇。
但就業創業證辦理流程繁瑣,要準備一堆材料,還要跑多個部門審核。且這張證只能在特定行業裡找工作,職業發展可能就受限了。另外,辦理過程中要提供個人信息,也有個資洩露風險。
據報導,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認為,失業證更名,顯示當局已無法控制疫後失業情況,改以政治方式處理,減輕人民對施政不力的質疑。賴榮偉並指,失業證更名將掩蓋中國失業數據,讓人不知道當地的經濟情況,導致企業無法了解市場真正情況做錯誤決策,可能使經濟惡化加速。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