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人形機器人「跑團」 為北京半馬熱身 各顯神通

「天工」人形機器人奔跑中。(取材自新京報)
「天工」人形機器人奔跑中。(取材自新京報)

跳秧歌、打太極、泡咖啡…,隨著科技發展,中國人形機器人會做的事情愈來愈多,而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競走也將在北京亦莊的馬拉松大賽展開。這場全球首創的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要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的科技硬實力。

天工、夸父、軒轅、逐日、神農…,這些有著中國風名字的人形機器人19日將在北京亦莊泡桐大道奔跑,展開一場全球首見的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大賽,這場賽事不僅是人形機器人的比拚,更是中國大秀科技實力的舞台。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鳴槍。(取材自北京商報)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鳴槍。(取材自北京商報)

★能跑多久 賽道上較勁

新京報報導,本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共有近20支隊伍參賽,這些機器人「跑團」將在21公里的賽道上秀出自我實力,參賽團體包括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職業大學等高校人,也有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企業的機器人。

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梁靚表示,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不僅僅是單個機器人的比拚,更是整個研發團隊的較勁,「在賽道上,我們會看到不同型號的機器人,同時還有配合機器人奔跑的領隊、操作手、工程師,他們組成團隊在賽道上一起奔跑。本次比賽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人和機器人共同奔跑,也象徵著科技、產業融入人類生產、生活中。」

機器人能在比賽中跑多久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其中包含了機器人技術和綜合交叉技術融合集成的比拚,更是對動力電池、關節耐熱性、通信保障、材料等的一次挑戰。和真人馬拉松一樣,比賽過程中設置了多個「補給站」,供機器人更換電池。梁靚坦言:「機器人在比賽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不穩定的情況,希望大家以包容和容錯的心態來看待這場比賽。我們有一個理念:參賽即勝利,完賽即英雄,跑上真實的賽道,本身就是一種挑戰。」

這場比賽集結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團隊,北京智慧電競中心成為「跑團」大本營,也是賽前機器人們的訓練場。報導指出,在寬闊的場地上,幾頂白色的泡泡狀透明帳篷是機器人的充電區,每個帳篷外,還配有裝滿水的大水桶。比賽組織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機器人配有鋰電池,不適合室內充電,因此這些白色帳篷便成了機器人的「補給站」。

北京智慧電競中心的道路為瀝青混凝土路,不僅有直道、彎道、小坡,還有井蓋等,與半馬比賽賽道路況基本一致,因此這裡非常適合機器人在賽前開展適應性訓練。不少機器人在操作員的帶領下低速跑步,為比賽「熱身」。

北京智慧電競中心是人形機器人半馬「跑團」的大本營,幾頂白色的泡泡狀透明帳篷是機器人的充電區。(取材自北京商報)
北京智慧電競中心是人形機器人半馬「跑團」的大本營,幾頂白色的泡泡狀透明帳篷是機器人的充電區。(取材自北京商報)

★進駐選手村 住上了單間

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機器人在「大本營」住上了「單間」。每個「單間」門上貼著「跑團」的名稱,機器人的房間寬敞,它們除了在這裡「休息」,也可以進行系統調試。機器人「跑團」的其他成員,比如工程師、操作員、領跑員均住在機器人「單間」樓上,方便團隊開展訓練。

除了「選手村」,這次的半程馬拉松還有排位賽,同時也是官方的首次測試。

機器人「跑團」日前在南海子公園集結,在出發準備區,形態各異的機器人如同一位位矯健的跑者躍躍欲試。已經小有名氣的「天工」、「夸父」自然是場上焦點,但還有個頭較小的機器人,也要在場上發揮實力。

「旋風小子隊」的「N2」機器人身高僅120公分、體重30公斤,和身高170公分、體重55公斤的「夸父」比起來算是輕量級。該隊算法工程師覃幫羽表示,「N2身高不高,帶來的問題是腿短,但是它的優勢是穩定,我們相信N2在比賽中會有穩定的發揮。」

雙足仿生機器人「幻幻」與工程師正在緊張備賽。(取材自新京報)
雙足仿生機器人「幻幻」與工程師正在緊張備賽。(取材自新京報)

★步態是否穩健 致勝關鍵

身高只有75公分、體重10公斤的「小巨人」則更為迷你,它的研發者是北京科技職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器人創新團隊負責人邱釗鵬和學生們。「小巨人」穿著湛藍色的中式外套,身後還背著一個方方正正的小包袱,國風氣十足。邱釗鵬表示,「小巨人」的行頭是該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老師量身定製,小包袱代表著機器人的能量庫,象徵著為機器人注入源源不斷的科技能量。

排位賽展開時,「天工」邁著穩健的步伐率先出發,只見它在兩名領跑員的帶領下跑上賽道,觀眾們紛紛給它打氣,人群中不時發出「跑得真快」的讚嘆。

「天工隊」技術負責人郭宜劼表示,「天工」在室內測試的平均配速大概在每小時10公里,最高能達到時速12公里。但是為了更加穩定地參加比賽,跑完半馬全程,工程師們將「天工」的配速降至每小時7公里至8公里。

隨後,「行者」、「N2」、「小巨人」等機器人陸續出發。小短腿「N2」步頻快,贏得觀眾陣陣掌聲;「小巨人」速度一般,但勝在穩健;「行者」出發時步態平穩,但沒跑幾步,出現一個踉蹌。觀眾們紛紛為它鼓掌打氣,「加油,跑起來。」

這場排位賽只是人形機器人半馬的前哨戰,當人類與機器人在同一個賽道起跑,人機的互動超越了科幻大片,變得更加真實和觸手可及。這場首屆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機器人們將各顯神通,無論是通過操作員遙控,還是「看」著領航員身上的信號裝置,它們將以穩定、穩健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科技硬實力。

許多參加比賽的人形機器人都有穿鞋,為的是減輕跑步的衝擊。(取材自北京日報)
許多參加比賽的人形機器人都有穿鞋,為的是減輕跑步的衝擊。(取材自北京日報)
_title_2">●機器人如何跑起來? 各個團隊絞盡腦汁

訓練人形機器人跑步,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團隊都絞盡腦汁,試圖在軟硬體間達到完美平衡,讓機器人發揮出百分之百的實力。

新京報報導,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參賽選手「天工」是「跑團」的明星機器人之一,在去年的亦莊半程馬拉松上,天工在起點和終點,為選手「加油打氣」,成為當天賽事的一大亮點。

在今年的人形機器人半馬上,「天工」再次亮相。今年的對手實力不容小覷,「天工」要想取得理想成績也需要不斷完善自己。

在具身智能大、小腦層面,「天工」的「慧思開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不斷優化;為了提高運動速度,研發團隊在仿真環境中不斷訓練「天工」,探索關節力矩和轉速的峰值邊界,以提高運動速度。在不斷的訓練中,「天工」更加聰明,在運動過程中對自身狀態和環境狀態的判斷更加準確,可以根據自身狀態及時調整步伐,確保運行穩定。

報導稱,「天工」還能很好地適應運行時的地形,例如轉彎、崎嶇路面、斜坡等,這些都是機器人穩定性的表現。在盡量提高機器人的穩定性和快速性的同時,研發團隊還提高了機器人的擬人性,通過加入人體數據訓練讓機器人的跑姿盡量擬人、自然。

郭宜劼表示,在機器人的本體方面,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基於天工U ltra平台,針對半程馬拉松場景不斷進行調試和優化,以解決機器人在運行過程中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長續航問題。團隊針對機器人本體進行結構減重及優化,並在機器人腿部進行針對性的剛柔耦合設計,以減少衝擊,還提升了機器人的關節導熱技術和風冷散熱技術,提高長時間奔跑的穩定性。

體型較小的人形機器人「N2」是體育健將,它能行走、奔跑,會舞蹈、單腳跳等。不過,在備戰馬拉松的過程中,「N2」也遇到不少難題,比如遭遇井蓋。「旋風小子隊」算法工程師覃幫羽舉例說明,馬路上的井蓋有深有淺,機器人從路面走到井蓋上時,需要做好平衡,身體才不會摔倒,這些都是團隊需要攻克的難點。

此次不少參賽的機器人都穿了運動鞋,像「N2」穿的就是一雙童鞋,讓它顯得更加呆萌可愛。覃幫羽說,給機器人穿鞋並不是為了讓它更像人類,而是為了保護雙足和關節。機器人的雙足與地面接觸是「硬碰硬」,幫機器人穿鞋一方面可以減緩雙足的磨損,另外也可以緩震,從而減輕走路、跑步時對膝蓋關節等部位的損傷。

在今年的比賽上,機器人們並不是「一個人」的比拚,而是一個團隊的較量。也就是說,除了機器人,賽道上還有領跑員、操作員、工程師等「選手」,共同組成一個比賽隊伍。

報導指出,從跑步方式來看,為了讓機器人在賽場上有更加穩定的發揮,有的參賽隊通過操作員遙控機器人跑步,還有的參賽隊透過半自主導航讓機器人穩定地完賽,「天工」用的正是這種方式。也就是說,「天工」在奔跑時,前面三至五米會有一位領航員,他身上背著小巧的信號發射器,讓「天工」通過跟隨和導航的方式完賽。

在日前的測試賽上,「天工」的領航員賈寧身上穿著背心,在背心的腰部位置有一個醒目的亮點,「天工」就「看」著這個亮點一路奔跑。在奔跑過程中,賈寧在位於「天工」前方三米至五米的位置勻速奔跑。在賽道上,賈寧與「天工」像一對熟稔的老朋友,步幅、步頻都得非常接近。

賈寧說,搭檔「天工」是一段奇妙的體驗。大約在兩個月前的一天,馬拉松愛好者賈寧在朋友的推薦下見到了「天工」,他的任務是陪伴「天工」,讓它跑得更好。「我的速度是每小時14公里,天工在賽道上的速度是每小時八公里。所以,作為它的領跑員,我要做的就是跟它磨合。」

剛開始,人機之間磨合得並不完美,「天工」有些晃悠,在工程師的不斷調試中,「天工」逐漸健步如飛。賈寧也不斷地調整狀態,不能忽快忽慢,讓「天工」慢慢學習,勻速地把速度提上去。

擔任領航員的這兩個多月裡,賈寧發現身後的「天工」愈跑愈輕盈,「就跟人一樣,它在我背後,我能感覺到它更加穩定。未來,機器人一定會比人跑得快,這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新聞

山東5歲童腦炎離世 父母忍痛填器捐:讓他成為真正的英雄

一名年僅5歲的山東德州男童凡凡,在一次幼兒園春遊後突感不適,被診斷罹患罕見的自身免疫性腦炎,歷經十多天搶救,最終仍無力回天,父母決定捐出孩子的肝臟、腎臟與眼角膜,盼以另一種方式,讓他的生命得以延續。

全球首場 北京人形機器人跑半馬

美中科技戰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為新興領域角逐焦點。北京亦莊昨天舉辦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近二十隻人形機器人...

「中代工國際精品 TikTok上便宜賣」 外媒查核:全假貨

美國對中國祭出高關稅後,TikTok上就湧進大量自稱「國際奢侈品牌中國代工廠」拍攝視頻,籲消費者直接以低價向其購買「平替...

北理工男研究生製百頁PPT 控男導猥褻、性侵 校方出手了

北京理工大學一名男研究生,以超百頁PPT、實名舉報該校機械與車輛學院宮姓常務副院長,於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

河南女舉報1董座出軌、讓她多次懷孕 對方反咬被警打臉

近日,河南一名33歲的董女士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實名舉報河南中鋼網科技集團董事長姚某某婚內出軌,導致自己多次懷孕並人工流...

中國踏春改瘋「挖礦」 網上分享挖水晶、橄欖石攻略

中國民眾以前踏春是挖野菜,如今紛紛改挖礦石。近日多地就上演現實版「黃金礦工」,在南京,市民和遊客湧入郊外挖「橄欖石」,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