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場 北京人形機器人跑半馬

美中科技戰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為新興領域角逐焦點。北京亦莊昨天舉辦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近二十隻人形機器人與一萬兩千名人類跑者參賽,奪冠的人形機器人花兩小時四十分跑完廿一公里半馬。
二○二五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昨開跑,參賽機器人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企業、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在近年大陸力推智慧機器人應用,今年央視春晚採用機器人跳舞表演後,這場人形機器人跑半馬備受關注。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製的「天工Ultra」第一個衝過機器人賽道終點線,耗時約二小時四十分鐘。亞軍是松延動力、季軍是上海卓益得等機器人企業。「天工Ultra」高一百八十公分,重五十五公斤,最高配速每小時十二公里,透過無線領航技術完成跟隨導航和長程路徑規畫,自主調整奔跑方向和速度完賽。
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梁靚表示,這次馬拉松沒有為人形機器人專門鋪路、修路,賽道都是北京經開區的公開道路,路面會有不同坡度,機器人還需要越過軌道,經過六個左轉彎、八個右轉彎。無論是爬坡、下坡,還是跨越障礙、轉彎,對奔跑的機器人都是挑戰。
大河報報導,這場半馬中有的機器人是跟隨奔跑,也就是在機器人前方會有一位專門領跑員,領跑員身上裝信號發射器,引導機器人跟著跑;有的機器人則是遙控奔跑,操控手跟在機器人後面遙控操作。
奪冠的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天工機器人CEO熊友軍說,藉比賽檢驗技術成熟度,對機器人走進工廠、人類生活服務場景有里程碑意義。他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更新運動控制能力、上半身操作能力、電池續航,讓機器人真正走入生活,幫助人類解決日常問題,代替危險工作。
就中美技術落差,熊友軍認為,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各國均剛起步,但中美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大陸整體機器人產業已位居全球第一梯隊。
然並非所有機器人都能順利完賽,受天候因素或技術條件影響,昨天至少有約三個團隊的人型機器人在起跑後一百公尺內就跌倒、失控衝撞護欄。有機器人要靠人類「牽引」行進方向,或中途罷工轉搭接駁車,賽後須靠工作人員推輪椅運回等,這些出糗或有趣畫面也吸引不少目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