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憑試壓力大 逾4成中五中六學生抑鬱或焦慮
面對公開考試及升學,香港學生往往積累不少壓力,影響精神健康。香港社會服務聯會12日發表最新研究顯示,約四成受訪中五中六學生呈現抑鬱或焦慮症狀,其壓力指數平均為7.4分,兩成人壓力達10分「爆燈」。
文匯報報導,研究顯示,受訪學生心理困擾嚴重,會因怕被負面標籤而拒絕求助,是一個重要警號,建議應從父母和師長入手,讓他們學會「放過自己」,給予他們自在表達恐懼與挫折等負面情緒的空間,從而獲得適時幫助。
社聯委託香港政策研究所在2月至4月以問卷訪問1017名修讀文憑試(DSE)課程的中五和中六學生,結果顯示,有41.9%人受抑鬱或焦慮症狀困擾(37.4%有抑鬱症狀,28.6%有焦慮症狀),更有24%同時呈現兩種症狀,而有失眠問題的則超過三成。
整體來說,當學生DSE壓力愈大,心理困擾愈嚴重,情緒困擾主要源自競爭感提升,當別人做得較他們好會感惱怒;難以放下不滿情緒和保持平靜的執着心態;以及希望感削弱,覺得所做的事沒用和沒法解決問題等。
此外,在探討面對情緒問題的求助意向時,心理困擾愈嚴重的學生,愈擔心家人對求助有負面看法,因此更抗拒求助。
社聯行政總裁陳文宜指出,是次研究中,部分DSE學生早於中五時已出現抑鬱或焦慮症狀,持續至中六考試,其壓力很可能已積壓兩年,必須及早正視及提供適時和適切的支援。
社聯總主任(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姚潔玲提到,根據前線社工經驗,很多成年人無意間將「成功」的執念傳遞給孩子,卻忽略傾聽和疏導他們負面情緒的重要性,導致青少年壓抑內心真實感受,延誤支援時機,建議應透過跨專業協作建立無標籤支援,同時幫助家長和教師調節思維環境「放過自己」,進而「放過他人」,讓學生能表達自身想法及需要,再給予適當支持。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