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壯運開幕5位聖火代表登場 黃仁勳最後現身掀全場高潮

宴請台灣供應鏈 黃仁勳親送魏哲家離席:以後會非常忙碌

首次公布!陸太空站發現微生物新物種 命名「天宮尼爾菌」

大陸的航天員(太空人)進行微生物採樣。(取自新華網)
大陸的航天員(太空人)進行微生物採樣。(取自新華網)

大陸官媒人民網17日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近日科學研究人員首次公布在中國大陸空間站(即太空站)發現的1個微生物新物種,將其命名為「天宮尼爾菌」(Niallia tiangongensis),相關研究成果,於線上發表於國際期刊《系統與進化微生物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報導稱,「微生物新物種」是指以前從未被人類發現、研究和命名的微生物。空間站內微重力、輻射、密閉、寡營養等複雜條件相互交織,其中蘊藏著多少未知的微生物新物種,令科學家充滿好奇與想像。

報導提到,此次微生物新物種發現,是在空間站工程航天技術試驗項目支持而完成。研究團隊聚焦於大陸空間站長期運作過程中,環境微生物的動態變化和安全控制,設計多批次、全艙段、全景式的「居留艙微生物監測任務」(CHAMP, China Space Station Habitation Area Microbiome Program)。

2023年5月,「神舟15號」太空人利用無菌採樣擦巾,對空間站艙內表面微生物,進行在軌採集和低溫儲存,再經過地面實驗分析,研究人員發現1種全新的微生物物種—天宮尼爾菌。該研究綜合運用了形態觀察、基因組測序、系統發育分析和代謝分析等多學科,最終確認了這樣的獨特物種。

此次發現的天宮尼爾菌,是一類革蘭氏陽性的產芽孢細菌,隸屬於細胞桿菌科(Cytobacillaceae)尼爾屬(Niallia),與近緣物種相比,天宮尼爾菌在適應太空環境方面表現出色。

報導提到,發現天宮尼爾菌在空間站展現獨特的生存與適應能力,為研究人員帶來全新啟示,因為它的空間環境適應機制,能協助微生物控制策略設計,為航太、農業、工業和醫療等領域提供精準思路,也讓太空中的微生物資源利用,特別是對一些有機物的利用能力、可持續利用開闢全新路徑。

太空人 科學家

延伸閱讀

醬油醬油膏要冰嗎?過保存期限還能吃嗎?聽醬油廠商怎麼建議

促進微生物多樣性 專家揭6種易被誤解食物其實有益腸道健康

家中最髒不是馬桶?專家點名「這家具」細菌量高出75倍 養毛孩更危險

陸「神舟20號」太空人進駐太空站 預計10月底返回地球

相關新聞

發現改繪痕跡…AI還原馬王堆文物 再現2000年前新衣

2000多年前的「新衣」是什麼樣?「湖南馬王堆絲織文物智能數字仿真復原」項目最新研究成果16日在湖南博物院發布,「赭黃色...

一路高喊救命…河南女子遭上銬強制送醫 院方竟辯稱約束帶

中國河南省禹州市一名女子昨天遭醫護上手銬強制送醫,她在過程中不斷自報姓名高喊救命。事件在社群引發質疑聲浪,院方辯稱使用的...

靠姊?陸女排隊長妹妹靠「運動健將」保送浙大 遭疑特殊待遇

近日多名網民發文,質疑中國女排前隊長朱婷的親妹妹朱佳薈,排球水平一般,又不是球隊主力,所屬球隊在全國錦標賽中僅排名第9,...

陸女星戴百萬耳環被酸「曲婉婷第二」 公務員父:我非貪官

17歲女演員黃楊鈿甜佩戴價值230萬元(約31.9萬美元)耳環引發關注,由於黃楊鈿甜父親為四川雅安公職人員,網民質疑其高...

福州區級文物未維護破敗 宋代古墓淪露天廁所

福建福州一網民近日在社交媒體反映,當地一個宋代古墓由於缺少日常養護,如今荒涼破敗,甚至淪為露天廁所。當地博物館回應稱,此...

流浪80年戰國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占」 美返還陸文物局

國寶回歸。1946年被盜墓賣往美國的戰國時期楚帛書「子彈庫帛書」,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帛書,經中國向美啟動追索工作及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